你好,我是苗之君,因阅读写作,正在重养自己的路上。感谢来到这里,希望你能带走一点启发。
2024年3月27日,冯唐的母亲离世,给他们留下了数不清的私藏物品和丰满回忆。他为了纪念母亲,出了各种展览,还出了书。那句“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亡,皆是归途”让人唏嘘不已又潸然泪下。
你想啊,到了人生终点,我们都逃不脱一样的结局。
既然结局都一样,那为何不让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思想智慧去正面影响更多的人呢?也算是我们常说
所以,冯唐无论办展还是出书,旨在让她母亲那种蒸蒸日上、时刻充满生命活力的状态,感染到、影响到觉得生无可恋、满腹牢骚的我们。也让我们更加去珍惜父母情,珍惜现有拥有的一切。毕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看他们的故事,看他们的对话,真是就像冯唐形容的那样“作为花,她从来没败过。”譬如:
冯唐问老妈:“什么是爱情啊?”
老妈反问:“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呢?我又没收益又没快感,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呢?先给我一百块钱。”
……
老妈八十岁大寿。冯唐问老妈:八十年岁月教会您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老妈说:“不要把钱存在银行。”
……
冯唐再问老妈:“您相信爱情吗?您相信过爱情吗?”
老妈说:“世上哪有什么爱情?世上只有母子情和奸情。爱情是短暂的,钱、事业、前途才是永远的。”
……
爱情、金钱都是永远的话题,也是世人不分多少代人所共同追逐的,放到今天,讲出来、分享出来都是流量担当。
人到了一定年龄,实则看很多事情都很通透,都无所谓了,少了很多执念,本质就是让自己活开心一点,多取悦自己一点,先让自己好过一点,别人怎么样关我什么事?年轻时候都会觉得“有情饮水饱、失去谁就活不下去”现在看来实则可笑至极,年少不懂事,要不被别人洗脑,要不被自己感动洗脑了。
话说,瞎子恢复光明后,第一个扔掉的就是拐杖。有些人性真相你看通,会残酷至极。我们多数人在成家前,父母大多不会说“感情第一,有感情就可以了,经济条件无所谓,”反而从他们的经历中,洞见了两性相处真相,至少有一定经济能力,能保你少走一些弯路,少吃一些苦,少受一些罪,有更多时间和条件,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
多数人到年岁渐大才明白这些道理,少数人一直就活的比较清醒,比如冯唐的妈妈。
我们还有看不懂的,不明白的,时间自会给你答案,只是多走点弯路亏罢了。
我们能看的懂的,也明镜似的,那就加快成长步伐,找到赚钱本事,让自己有用吧。
共勉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