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起来以后,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为《嘘,虚邪贼风来了》,那片文章的内容其实就是来自真实的生活。
女儿和老婆先后感冒了,那么对于感冒原因的认知是不同的,于是就有了那篇文章。
老婆坚持认为是女儿不增加厚衣服造成的,数落得女儿无地自容,我都有些听不下去了。
结果话音刚落,女儿感冒还没好,她自己就感冒了。老婆怕冷,她总是自己穿着一层又一层的衣服,而且每周打三场羽毛球,也给感冒了。
这一下子也得修正我的认知,女儿平时不怎么喜欢运动,总是宅在家里。
在我看来,缺乏锻炼,体质虚弱,不足以抵抗风寒,这是内因。
碰巧今冬干旱少雨,雾霾来袭,空气质量较差,这是外因。
大雪节气已过,天气日渐寒冷,女儿未能适时添加衣物,家里和教室都有暖气,但刚下楼、刚出门、等待校车却都在露天,我也提醒她将帽子戴上,她总是不在乎,衣物自带帽子掀上去就可以了,她却一溜烟地奔下楼了,哪里听话嘛。
气温越来越低,从暖和的地方一下子到寒冷的地方,开始那冷还受得了,而情况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发展变化,一旦超过承受能力,特别是刮起寒风,身体就抵抗不过,剧情就发生变化。日渐变冷,寒风凛冽而不加防护,这是诱因。
那么老婆又是怎么感冒的?她经常锻练,而且及时加衣了啊。
冬天锻炼不方便,也是收藏的季节,一直喜欢运动的我,自立冬起,就逐渐减量,直至小雪起彻底开启了冬眠模式,每天只是快走一万步,跑步、骑行都停了。
老婆打球也是不得已才停下来的,原因很简单,打球的越来越少,约不到球友了。这对于喜欢打球的人来说,不打球真的很难受呀,于是上周六下午,她终于忍不住了,拿着拍子和球,到校园找了一面墙,一个人对墙练反手接球。
问题就出在这个时候了。
我曾劝过老婆,冬天了运动要减量,可以在家练练瑜伽或仰卧起坐或健身操,得明年开春,再打球不迟。
她也是听不进去,以为经常锻练,以为适时加衣,就不会感冒。
后来我详细问她,她回忆起,那天确实刮着风。运动时毛孔是张开的,风善行而数变,无孔不入,一旦运动,防护举措肯定要减掉的,毕竟防碍运动,并且身体发热就不觉得冷嘛。
外因是相同的,内因还是体质,不足以抵御风寒,诱因还是虚邪贼风。
说到这里有人就问了,照你这么说,锻练跟不锻炼体质都是弱,那锻练还有啥用?
锻炼还是有用的,这一点我深信不疑。这里面还有个程度和针对性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只要方法得当,锻炼越多越深,体质越来越好。在某方面投入得越多,在该方面的收获就越多。
举个例子来说,当然以下温度是示意,而非实际。经常不锻练的人,体质虚弱,最大能耐受的寒冷是零度。隔三差五锻炼的人,体质一般,最大能耐受的寒冷是零下五度。坚持每日锻炼的人,体质较强,最大能耐受的寒冷是零下八度。而坚持户外运动的人,体质很强,最大能耐受的寒冷温度是零下十度。
气温是一天天下降的,在零度以上,女儿能够耐受,她不防护也没事儿。但逐渐降到零度以下,细微的差异她感觉不到,而此时仍然不防护,寒风侵袭就在所难免。此时此刻,老婆称不加厚衣服是完全对的。
老婆经常打羽毛球,增强了体质。不过她锻练场地都是在室内,而对于户外活动,她并不具备比其他人高的抵抗力。本次运动她就近选择了户外,受到寒风所袭,如果当时在室内,大概率就可以避免。
我有发言权,因为我都亲身经历过。我经常长跑,腿脚有足够的力量,结果有一次代表公司比赛健走,屈屈七公里下来居然酸痛了两天,原来是因为跑步和快走使用的肌肉群不完全一样,酸痛的正是跑步不常用的肌肉呀。
16年3月份,我跑步七个多公里,后不得已坐了摩托车回家。耳边风呼呼呼地刮,结果就感冒了,赶紧吃药打针,差点耽搁了两周后的全程马拉松比赛。
所以,一件事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背后都有着原因。有时候,是一因一果,但更多的时候,是多因一果。当然,也有一因多果。
由此我想起了以前学习到的一个写作套路,也就是说把三件不同的事情拿出来分析,找到它的共同点,总结出来就是一篇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