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更应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在党史学习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架桥铺路,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感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力量,在党史学习中把稳思想之舵。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翻开党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嘉兴南湖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到“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陈树湘,再到“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青年干部要从党史中汲取信仰力量,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始终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在大风大浪面前信念如磐、初心如炬。
感悟“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在党史学习中厚植人民底色。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翻开党史,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再到“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二字贯穿始终,成为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不变底色。从“半条被子”的温暖到“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的深情,再到“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的担当,无数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青年干部要从党史中汲取为民力量,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感悟“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斗争精神,在党史学习中砥砺担当之勇。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翻开党史,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从“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到“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果敢决绝,再到“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勇无畏,无数共产党人用顽强拼搏、不懈奋斗诠释了斗争精神的深刻内涵。青年干部要从党史中汲取斗争力量,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感悟“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政治品格,在党史学习中永葆清廉本色。
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翻开党史,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明纪律,到“反对贪污浪费”的深刻警示,再到“坚决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清正廉洁始终是我们党不变的政治本色。从方志敏“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到焦裕禄“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再到孔繁森“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无数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清正廉洁的深刻内涵。青年干部要从党史中汲取廉洁力量,始终坚守廉洁底线,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生逢伟大时代,肩负光荣使命。要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从中汲取信仰力量、为民力量、斗争力量、廉洁力量,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干劲,在新征程上奋勇争先、建功立业,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