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9

2024.2.19  周一 多云  27-13度

今天是农历正月初十,2月19日12时13分迎来了第二个节气雨水。

农谚说:“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雨水节气在南方,被称为“可耕之候”,春耕、春灌、播种、育苗、施肥、防冻、嫁接果木等农事活动便要陆续展开了。

雨水养生

1.穿衣:春捂严防倒春寒

雨水时节,天气变化无常,经常会有阴天,且会有严重的“倒春寒”现象,俗语言:“春寒冻死牛”,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天气忽冷忽热,寒中又挟湿,春天不要过快脱减衣物,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随时增减衣物。

具体部位:

捂腹部:肚脐下方无肌肉和脂肪组织,血管丰富,极易受凉。受凉后可能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在春季外出时,最好穿一件贴身纯棉衣物,将外套系好,保护腹部免受风寒。

捂脖子:颈项部有风池穴和风府穴,是容易中风邪的地方,保护好颈项部可以避免风邪侵袭,对保护颈椎也有一定的作用。春天外出时,女士可以佩戴丝巾,男士可以适当穿着高领衣服来保护颈部。

捂背部:现代医学阐明,背部脊柱的两侧,分布着一些调节内脏的自主神经节,一旦受寒,可能出现腰酸背疼、肌肉抽搐、下肢关节不适等症状。患有风湿、哮喘及心脑血管疾病人群,要格外注意背部保暖,避免受凉引起不适,加重病情。

捂双脚:人体下半身远离心脏,血液循环比上半身差,更易遭受风寒侵袭。春季,许多年轻人喜欢穿鞋露脚踝,这样可能增加关节炎的患病风险。春季裤子、袜子、鞋子要穿得厚一些,不要换得太快,脱得太早呦。

当然春捂也要捂得恰到好处,不能厚厚的棉衣一直捂着,导致上火。

2.饮食:宜甜,忌酸、辣、油

雨水节气中,地湿之气渐升,且早晨时有露、霜出现。所以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祛风除湿。脾胃的饮食调养上,《千金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也就是说,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如山药、藕、芋头、萝卜等。另外,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阳气发越之时,应少食辛辣、油腻之物,以免助阳气外泄,使肝生发太过而克伤脾。

3.心态:保持乐观,避免情绪波动

春季是肝气升发的季节,情绪波动较大可能会影响肝气的正常疏泄,从而引发身体不适。因此,大家在雨水节气期间应尽量避免生气、斗嘴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做美食等方式来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春季属木,与肝相应,而五脏对应于五音。五音中的“角”音对应于肝,如《江南好》《江南丝竹》《春风得意》这类乐曲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具有木的特性,多聆听这类音乐有很好的调肝作用。

保持乐观的心态是春季养生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如每天保持微笑、多与朋友交流、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等。这些方法都能帮助我们保持乐观的心态,从而更好地度过春季。

4.运动:避寒防湿多伸展

春天日长夜短,阳气渐长。人应顺应大自然的气机,早晨不赖床,不久卧久坐,增加活动时间。

雨水节气运动养生应注意避寒防湿。特别是老年人,晨练不宜过早,应在较暖的白天,选择避风、干爽的地方进行。运动形式宜选用散步、太极、八段锦、动作柔和的健身操为主。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一年之计在于春,

在这个万物萌发的美丽节气里,

愿我们都能迎着饱满的雨水,

逐渐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以上内容摘自网络

(综合自央视新闻、中国中医、新华网、CCTV生活圈)

来源:河北新闻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雨水散文: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花声 ...
    谈笑在指尖阅读 49评论 0 2
  • 【拍打肘窝防上火】 气温逐渐回暖,火热之气开始散发,眼红肿痛、痰黄气喘、咳嗽咳血、心烦心热、口腔溃疡、失眠多梦,这...
    D如日方升阅读 36评论 0 1
  • 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 肩鸿任钜踏歌行,功不唐捐玉汝成。 封神有路,举佛有莲。;列仙有引,揽妖有山。 一笑出门去...
    九州逍遥001阅读 682评论 0 2
  • 今天看了与辉同行的主播鹏鹏给家乡写的小作文借来一用: “廊桥是一道落在山水间的靓丽的风景线,在这座山间已横跨了数百...
    奔跑的小猪_7f4c阅读 48评论 0 1
  • 争做“三立”党员干部 奔赴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甲辰龙年春节假期已过完,党员干部...
    馨灵阅读 4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