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要录制粤语吟诵大学必背古诗文中的《离骚》节选部分,这古文是非常独特的,和常规的汉文不同,最独特的它文中经常反复出现一个“兮”字。
粤语吟诵部分查找资料,只能够找到吕君忾老师的一首《国殇》,粤语楚辞部分可以说是很少人涉猎吟诵。
为了更好吸收其他流派的吟诵调制,找到了唐调的范例,但是唐文治老先生的遗音可说是几乎听不清晰的。只能够求其次,翻阅朱光磊先生编著的《唐调诗文吟诵20讲》,边看着简谱吟诵谱,边听着朱先生的普通话吟诵,同时用手指笔画着每一个音符。
虽然我非常热爱音乐还喜欢吟诵,但乐谱对于我来说是很陌生的,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在看吟诵谱吟诵之前,先从网络上找到了小学时曾经唱得很熟的《卖报歌》简谱,边哼唱边看着简谱寻找每个音符的节奏感觉,不断的反复十次八次后,掌握了基本的读简谱的一些基本规律。发现边打着拍子边哼唱音符是最好的方法。
稍稍找到感觉之后,就用这种的感觉去跟着吟诵调来吟诵唐调的《楚辞.九歌.湘君》,唐调骚体吟诵调,是由《诗经》吟诵调演化过来的。
后来我尝试用广州话的九调去标注《湘君》内的吟谱,发现和我们粤语常规的吟诵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中洲,这两个字在粤语里面是第一声调偏高的平声,而吟谱里面却是两个很低的音;但整个吟谱里面,总体还是稳定的,该高音的时候高音,低音的时候低音。
这些先不想那么多了,反正也先模仿唐调进行一段时间的练习,从中找出一种感觉,再融入到粤语吟诵。
对于我这个“音盲”,同时又是很喜欢吟诵的发烧友,闲余时在网上搜索扒谱扒歌的软件,希望将来能够从简谱里有更多的学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