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哥”的老屋


      我和鬼哥是相识快10年的户外活动的好朋友,很早我就在网络上看到他发的改造老房子的视频和信息,展示了很多的乡村收集起来的老物件。

    我这次回家就利用这段时间,怀着期待和向往的心情想去看看他这个老屋的改造和收藏的老物件。

      今天天气阳光明媚,我一个人开车来到了“鬼哥”的老屋所在地,我们醴陵有名的沩山镇(原名东堡乡)新安村双板桥,我沿着一条小道往上缓缓的走去,远远的就看见“鬼哥”屋前的围墙放满了很多的收藏起来的瓷器和种满了各种花卉的篱笆。看见“鬼哥”在那里忙碌着,准备将他的房子旁边的土地上种一些蔬菜,看见我来了“鬼哥”急忙热情的和我打招呼,引进了他的家里,我急切地把我的眼光投向他的房子周围。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他家门前一棵百年的桂花树和一棵开满了黄花的大棕树,门前墙上两边各挂一件蓑衣和竹笠。门眉上老的门牌号码显示“东堡乡新安村130号”和“鬼哥”亲手书写的门匾“归兮”二字,直接就把他改造老房子的深意体现出来了。

    门口摆放了“鬼哥”自己平时在那里休闲乘凉的那些椅子桌子是待客喝茶的地方。

    房子是七十年代末期修建的一栋三间土坯墙房子,整个的外墙除新刷了一遍白色的墙面外,其它的外观门窗都保留了原来的模样。



    走进堂屋映入我眼前的就是那些沩山生产青花瓷器呀,墙壁上挂满了农耕时代遗留下来农具和农村生活需要的一些生活用具老物件,里屋摆满了他练武健身的棍棒刀剑,还有很多醴陵本土的矿石化石。

   


他的卧室里面是一张年代久远的雕花架子床,它的书房摆满了自己写的那些字画和自己手工制作的根雕把玩。另外一个房间里面是他做修复那些残破的瓷器和制作手工用的工具房,各种原先木工、砌工、水电工用的工具非常齐全。他的厨房还是使用可以烧柴火那个灶台,碗柜里面都是在沩山古窑址里面挖掘出来的青花瓷土碗。



    整个屋子里面全部都是那种以前农村生活和劳动用的那些物具和很多很少见到的一些农村的生活用品物件,可以说他这里就是一座体现我们醴陵沩山乡土文化的一个小型的博物馆,真的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一下子都看不过来。有的老物件我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一下子都说不出名来,只有听了“鬼哥”仔细耐心的讲解才明白过来。



    有蓑衣斗笠,有各种秤杆,有水车用的龙骨,有建土墙房用的工具,有打草鞋的,有搓麻绳的,有纺棉花的,有撕麻的,有老的桌椅板凳箱柜神案……这么多的老物件真的是让人看过以后感慨不已。

   


    我站在那个蓑衣和竹笠鱼篓下面,我就想起我在知青年代,我也穿着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在春耕时节赶着水牛耕地的情景以及背着魚篓跟我父亲来沩山水库钓鱼的情景;

    在那个打草鞋的工具下面,我就想到了我在农村的时候自己也曾经用这种工具去打草鞋给自己穿;

      我看见他收藏的那个石磨,我就想起我小时候在家里帮妈妈磨米磨浆的情景,石磨里流出来的白色的浆水,散发着清香的气味,妈妈老是教我们一首民谣:“推米磨浆磨到天光、咸鱼咽饭饽饽打汤” (鸡蛋打汤);

      我看到他的纺棉花的那种手摇的纺车,我就想到我的妈妈以前在家的时候也在那里纺纱掐麻那个情景;

    我看见他家里他父亲留下来的那二胡笛子,我也想到我小时候自己动手制作二胡和笛子的情景;

    我看到他那墙壁上挂的那个锉刀,也让我想起小时候帮家里喂猪锉红薯藤和猪草的情景;

    我看到墙上挂着建土墙房用的板锤和木拍子就想起我在知青期间建房的情景;




    看到那些闪闪发亮的青花瓷器的碎片和残破的壶碗杯碟,虽然这些青花瓷残破损坏严重但是它仍然不失当年的风采。沩山窑是全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清朝晚期瓷业很兴旺的一个地方,现在残破的青花瓷上的图案还是栩栩如生,散发着那个时代的印记。

    我看到他收藏的那部独轮车,我也想到我们在知青年代推土车送公粮食和买化肥农药的情景;也回想到小时候看到沩山的瓷器和沩山这边产的木柴五六十年代运到醴陵城里时从三刀石往东门上经过时土车推着一筐一筐的瓷器吱吱呀呀走过的景象,好像就在昨天。



    “鬼哥”收藏的老物件很多都能勾引起我深深地回忆,只有我们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看到这些老的物件,就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特别的怀念那个年代原始朴素的生活状态,现在的年轻人如果你叫他去看,我估计90%以上的东西,他们都不能够说出他们的用途和名称来。

    今天所看到的一切老物件让我的思绪都飞到了几十年前的那个年代,久久不能把自己的情感收回来。

      这些老物件它还是有很大的历史价值,欣赏价值,收藏价值。“鬼哥”从山里面废弃的破屋子里面和瓷窑废墟的泥土里把它收集起来,确实花费了很大的精力。虽然这里面没有什么价值昂贵的文物珍品,但是他所收藏的这些老的物件,我觉得是无价之宝是价值连城的,因为我不是用金钱去衡量它,我们就是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他它,它就是无价之宝。



    “鬼哥”是一个很有男人气质的中年汉子,勤劳朴实,坚韧顽强,特别能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人,是一个有故事有性格人。他不善言谈,但他特别的聪明,能写文章会书法,能动手动脑创作是有个性的一个人。

    在这里我不能把他当时将老屋改造成一个收藏老物件的一个民俗文化窗口的想法表达出来,我就用他自己说的一段话,作为他对改造老屋的动机和想法心路历程来表达他的真实思想吧:

    “鬼哥在老家沩山有一栋父亲19 78年建的土坯老屋,院子里有一棵百年桂花树,门前面对巍峨龙王障,后靠连绵金盆岭,往里一公里就到沩山水库风景区,景色秀丽风物宜人。

      鬼哥少小离家坎坷漂泊,归来已是历劫沧桑两鬓斑白,一生碌碌无为而总想有处安放灵魂的静舍,在这里,有我回不去的童年,挥不去的乡愁。

      因从小爱好中华传统文化, 终于,下定决心准备将闲置多年的老宅,改造为自己独特风格的居室,不求名利务求传承,不慕繁华务结挚友,不图虚荣务修心安。

      寒庐陋室,拟集民俗老物件、传统手工艺、沩山老瓷、奇石异竹、书画刻拓、佛音禅道等,罗列陈设展示,以期修身静心冥思。

      鬼哥凡俗莽汉,附庸风雅,诚邀各界大神指教助攻,春花秋月间,煮酒烹肉,狂歌漫舞,一饮天明,若何?”

              四哥写于:2025.4.14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