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第二中学 王萍
八月二十二日,今天是开始新学期上班的日子。本想着开学第一天上班要比平日晚半个小时,所以便做好了骑自行车的准备,设想着在清晨的阳光里,自由自在的骑着单车,轻盈的穿梭在城市的楼群间,风儿掠过耳际,扬起肩头的黑发,那也应该是一道不错的风景吧!也许是老天不想让我这么嘚瑟,清晨一出门扑面而来的便是阴云密布,凉风飕飕,不由得瑟缩脖子,环抱双肩,无望的看看天,看看地,回头,不信的再看看手机上的天气预报,唉,算了,还有雨,开车吧!时值八点,该上班的已经走的差不多了,园门口、马路上的人都很少,再加上一路绿灯,倒也是弥补了我没能骑乘自行车的遗憾,停好车,下车的一瞬间,深深的一吸一呼,忙碌的日子从现在迈开脚步啦!
几乎每学期开校的前一周我都有点习惯性的焦虑,也许是休息了一个假期,身心都处于一种松懈的状态,要再次紧迫起来,总不是那么容易的,这可就是人们常说的“惰性”?然则,今日细细想来,这几天却不同于往昔,几日里常常沉浸在了读写和阅读大伙文章的乐趣当中,似乎注意力已经被转移掉了,根本无暇思考马上就开学了,所以竟然身心自然而然的过渡到了上班的这一天,一切都是那么顺畅,想到这一点,内心由衷的高兴。也许这可以考虑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呢!
午休的间隙,再次打开了剩下很薄几页的《非暴力沟通》,还剩几页赶紧看完,也算是对这个假期阅读的一个完结吧!况且心中还有自己的小九九,那就是对另外一本书-----《目送》的觊觎。
很快,这本《非暴力沟通》便让我翻看到了后封面,在合上书本的时刻,我很欣慰,尽管有些囫囵吞枣,尽管还不能深谙其中深刻哲理,但是我以我的方式和理解程度阅读完了这本书,很想就这本书写写自己浅薄的认知。
《非暴力沟通》是美国心理学博士马歇尔 卢森堡的著名论著,在这本书里“非暴力沟通将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让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的使用语言,让我们既诚实、清晰的表达自己,又尊重且倾听他人。”这句话就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价值吧!它不但让我们心存善意,用更有爱的语言,让爱真正流进我们的生活,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改善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甚至于在国与国的矛盾冲突中有效的解决国际政治问题,进而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让我们的相处更融洽,内心更自在!
读完这本书后,首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位作者;其次是我深刻的意识到了好好说话有多么的重要;再次,我明确的感知到非暴力沟通不仅仅是一种说话的方式,更是一种更舒心的活法。
首先,让我们来说说这位作者,这是一位有爱的老者。
虽然他已经84岁高龄了,但他已然奋斗不息,他在全世界35个国家成立了非暴力沟通中心,很多人都在里面练习并且践行着非暴力沟通。从寺昆老师那里我知道了,他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学者,很多时候他会去做一些很有挑战性的事情,比如说:有一次,在索马里两个土著部落之间发生了大屠杀,结果他竟然作为中间人带着土著翻译,冒着生命危险让两个部落重归于好!还更有意思的是,他在全世界各地讲课,从来不带激光笔和笔记本电脑,他总是随身带着一套木偶和一把木吉他,讲到一半的时候还会即兴为学员们弹奏一曲,多么有爱的一位老人家啊!
其次,我深刻的意识到了好好说话有多么的重要。
在这本书的第七页有一首诗,语言很简单,但是涵义很深刻,其中有这样一句“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最初的时候,我没有读懂,为什么语言是窗户,又成了墙?后来再次读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如果你好好说话,那么你的语言就是和别人沟通的那扇明亮的窗户;如果你不好好说话,那么你便用你的语言在你和他人之间筑起了一堵厚厚的墙,因为你们将无法沟通,甚至会产生冲突、产生隔阂,一时间让我想起了那道“柏林墙(柏林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环绕西柏林边境的边防系统,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国(含首都东柏林)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所属的西柏林之间人员的自由往来。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55公里。最初是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的边防围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联邦德国以及西柏林,柏林墙被迫开放。1990年6月,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是啊,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虽看似不同,但却又很相似啊!
在一个家庭里,夫妻双方如果不好好说话,那么彼此之间那扇沟通的窗户便会在一次次的争吵中逐渐关闭,原本窗明几净的温馨港湾,一时间便会失去阳光的普照,变得阴冷潮湿,随着时间的不断的推移,冰冷潮湿之间慢慢地便会筑起一道无形的墙,并且逐层增厚,当达到一定的厚的程度的时候,任凭我们再怎样的用力,那终究已经是一堵墙,于是便有了劳燕分飞,分道扬镳的结果。可见,在夫妻双方的关系里,好好说话多么的重要。很多人都说感情破裂了,没有激情了,已经不爱了,可是有没有想过,曾经的你们走到一起不就是为了爱,为了要在一起延续爱吗?为什么曾经有的,现在没有了呢?那不是没有很好的相互沟通,没让婚姻不断成长的恶果吗?曾经的美好都在不好好说话中变成了残酷的利剑,真的令人扼腕痛惜,可真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呀!但同时我也明白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
小孩子之间不好好说话,打一架就了结了,那是因为小孩子不懂事。可是在懂事的成人之间不好好说话,出现的问题便是五花八门,造成的后果也常常出乎我们的意料,于是便有了那些俗语“冲动是魔鬼!”“祸从口出”的现实结论。
如果是国与国之间不好好说话,轻则各种的谴责、各种的限制、各种的制裁,重则便会演变成硝烟弥漫、横尸遍野、民不聊生的“悲惨世界”,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好好说话是有多么重要啊!
再次,我明确的感知到非暴力沟通不仅仅是一种说话的方式,更是一种更舒心的活法。
在这本书里,开头的六章里其实就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了沟通的四要素:客观的说出观察到的事实、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内心链接、提出自己的需要和说出具体的请求。每一章详细的介绍其内容和具体的做法,并且还附着了一些案例,可以说,学习理解了这四个要素,你就掌握了一种方法、一种沟通的技巧,当然,这公式化的方法只是一种理论指导,要想应用的得心应手那不是一朝一夕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大量的练习和领悟。中间的两章我认为是告诉我们如此做的意义和好处,而后面的五章主要告诉我们具体要怎样操作,进一步熟知应用非暴力沟通在日常的生活当中。
其实,这是一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更是一种舒心的活法。我们都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是一个物理原理,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的彼此争吵、发生冲突又何尝不是相互的,当你和别人争吵,无论你是输还是赢,你的内心都会有情绪发生,输了你一定会愤怒、生气、委屈、悲伤......,但是当你赢了的话,你一定会兴高采烈、沾沾自喜吗?其实不然,很多时候在争吵和发生冲突的同时,你们彼此每个人身体里都会分泌愤怒的“肾上腺素”,你们的身体机能本身都会都到伤害,无论输还是赢,你们都是都已经在过程里受到了无法弥补的是伤害,不是吗?所以,“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应用非暴力沟通,不为他人,其实是为了自己。
那么,这么说,是不是非暴力沟通就是一味的退让,做老好人呢?答案是否定的。非暴力沟通不是要求人们退让,不是让你变得温顺或听话,而是主张积极进取,而非消极无为。它意味着让爱融入生活,融入我们的世界,有了爱,你将会变得平和而强大!因为“使用暴力的人其实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宁静遭到了破坏,所以他们才会用暴力的方式维护或寻求心灵的和平......”
人们常说“爱能使心灵的创伤痊愈”。我希望,在我们的生活里通过《非暴力沟通》寻求到一种良好的沟通方法、技巧,更是获得一种舒心的生活方式!
因为,要学会好好说话,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