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1965年,你投资了巴菲特1000美元,那如今它的价值将超过2700万美元!巴菲特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者,而想从他的大蛋糕中分一杯羹的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投资他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BRK)。
伯克希尔-哈撒韦在1965年被巴菲特全资收购后,被改造成了如今巨无霸的样子,其股价从起初收购时的10美元/每股,一路飙升到今天一股近32万美元(BRK.A),翻了整整3.2万倍。1999年时,为了让更多人享受到公司增长的福利,巴菲特又发行了伯克希尔的b股(BRK.B),价格为原来a股(BRK.A)股价的1/1500。我今年也有幸,乘着美股股价动荡时荣膺这家传奇公司的股东,虽然只是b股。
即使错过了和巴菲特共同累积财富的过去,我们却完全可以将老巴的投资哲学运用到自身的实践中。古语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就请点赞关注转发,通往财务自由的专列出发啦!
守住你的山头---Stick Within Your Circle of Competence
巴菲特成功的首要核心就是他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熟悉什么行业,并把注意力集中放在这些具有优势且熟悉的事务上,专注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并且不被外界的声音随意影响。
适用到我们遴选个股投资时,我们就应当选择自己熟悉或者了解的公司,可以是自身所处的行业,从而了解它的利润渠道和前景发展,也可以是生活中经常打交道的领域,从而了解它的一般形态和规律。即使想要尝试鲜少背景知识的个股,那么做足事前功课就是十分必要的。
举例来说,我没有入股特斯拉,因为我既对电动汽车知之甚少,也无法跟上马斯克的神奇脑回路,比如在自己脑袋里插个芯片还有那么孜孜以求地想去火星看看。我信奉巴菲特说的“风险来自于不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什么”,因此即使特斯拉呼声很高,我也还是选择静静观望,偷偷观察。
企业是否具有护城河---Moat around the Business
巴菲特在这几十年间一直强调企业“护城河”的重要性:他投资的公司都有着宽阔的护城河,即明显的结构性竞争优势。该种优势能使公司既保持定价能力,又有着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率。典型的公司护城河例如(1)无法复制的低成本优势、(2)公司已经形成了巨大的规模优势、(3)客户对本公司产品或服务特殊青睐、(4)公司的无形资产,包括公司的品牌、专利、特许经营权等。单说茅台相对于其他酒类企业断崖式的天价,就足够不言自明了吧。
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
巴菲特投资哲学的另一重要原则就是时刻保留安全边际。安全边际,其实就是买入股票的价格要低于股票的内在价值。巴菲特自己设定的安全边际是30%以上。例如你预估某只股票的内在价值为100元,那么为了保留安全边际,你买入这只股票的价格就不能高于70元。这样即使对股价走势的判断稍有错漏,也不至于满盘皆落索,亏到脑壳疼。
关于安全边际的计算,需要涉及到对个股内在价值的估算,这个说来话长,想要知道的朋友可以留言告诉橙子哦!
今天最后一个重点,敲黑板,砰砰砰,就是巴菲特最推崇的衡量公司股价是否合理的财报指标---净资产收益率(Retuen on equity, ROE)。
净资产收益率是用净收入除以股东权益,它和上次说到的市盈率一样,也是用来衡量公司业绩,判断股价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指标。我选择个股时,会根据长期或近五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进行挑选。这个数字最好要高于大盘回报率(美股大盘以标普500为衡量标准,中国a股以沪深300为标准)。我一般初步筛选股票时,使用的净资产收益率挑选标准为20%,同时结合公司的市盈率(PE,如果不知道市盈率的朋友可以看我上一篇文章——苹果,还能继续买买买吗?),就可以将大部分的股票拒之门外。然后再去深入分析这些经过初选股票的财务报表。这样不但能省时省力,更可以将真正优质的股票纳入怀中。根据巴菲特的观点,公司长期的净资产收益率其实就是你每年可以从公司获得的收益率。
下期预告:
橙说财经第三期将谈谈我中国A股投资组合中的翻倍股——洋河股份。谈谈我是如何用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与其他财务指标,在3月底抄到这只翻倍A股的。切不可错过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