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压力之下的四种交流模式-讨好者、指责者、超理性者、打岔者

多年以来,在聆听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人们的交流普遍具有某些特定的模式。

我一再观察到人们在处理压力带来的负面结果时,采用的四种模式---我把这四种模式称为讨好、指责、超理智和打岔。

1、讨好者

讨好者使用讨好、逢迎的语气说话,努力取悦对方,标识抱歉或者从不反对,他们会使用所有诸如此类的方式。

这是个“什么都说是的人”,用语言标识他不能为自己做任何事,他总是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

2、指责者

指责者是高高在上的检察官、独裁者和老板,他好像在说:“如果不是你,所有的事都会很顺利”。

指责者身体的内在感觉是肌肉和器官变得紧绷、血压升高,同时声音冷酷而严厉,经常又尖又大声。

指责者感兴趣的是将自己的压力和负担施加给他人,而不是为了寻求回答。

3、超理智者

超理智者就像电脑一样,是非常准确、理智的,却没有情感的表达。

这样的人看起来非常冷静和镇定,以至于可以跟真正的电脑和字典相提并论。

他的身体僵硬,通常有些冰冷而不易靠近,他的声音单调、语言抽象。

4、打岔者或心不在焉者

打岔者所做的和所说的都是与他人说的毫不相关。

这类人不会对那类观点做出回应。他们的内在是混乱的。

他们的声音听起来像唱歌,但是所用的词汇不协调,声音没有原因地忽高忽低,就因为没有中心内容。



我的直觉是,我们早在童年就学到了这些交流方式。

在复杂的、充满威胁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们,他们尝试过以这些交流方式求得生存。

使用这些方式的次数变多以后,孩子就不能再区分回应和自我价值感。

使用以上四种回应方式中的任何一种,都表明个体的低自我价值感或者低自尊。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