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诲日--圣周第三日

教会传统称复活节的前一周为受难周,或圣周(holy week)。主耶稣在这一周的事迹记载占全福音书的四分之一以上,约翰福音用12章的篇幅记载受难周,超过了整卷书的一半,足显这一周事情的重要。主耶稣在这一周显出天国君王的身份,为拯救我们甘愿走上十字架,受死、埋葬、复活、升天,顺服了天父的旨意,完成了救赎的使命,改变了人类历史,更是改变了千万人的生命。

受难周第三日被称为训诲日,是主耶稣最忙碌的一日。主在这日对门徒和众人赐下许多的教导,有些教训是因为恶者的刁难,为要抓把柄致耶稣于死地。面对面宗教领袖的巧言盘问,主耶稣用真理与智慧回答,并不厌其烦地用许多比喻把道理解释说明;面对不愿悔改的法利赛人和文士们,主用最严厉的责备将他们的罪行公之于众,以期待他们知罪而悔改;面对门徒们提出有关末世的疑问,主耶稣教导门徒要分辨末世的征兆,警醒预备成为忠心有见识的仆人,当主耶稣再临时得着应有的赏赐。

训诲日开始,主耶稣以反问回击了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对他关于洁净圣殿的权柄问题的责问。主耶稣接着为他们讲了三个比喻:

1、两个儿子的比喻  太21:28—32

大儿子开始拒绝,后来懊悔,听父亲的话去了。小儿子开始说去,后来却没有去,实际并没有遵行父亲的话。犹太人视为罪人的税吏和娼妓被喻为大儿子,他们犯罪违背律法,是没有听父神的话。但约翰奉父差遣劝人悔改,这些人真心悔改受约翰的洗。宗教领袖被喻为小儿子,他们口头上领受了神的话语--旧约律法,但只是表面上的礼仪遵行,实质上是我行我素。

2、葡萄园凶恶园户的比喻 太21:33—46;可12:1—12;路20:9—19

主藉此提醒以色列人,神何等善待以色列人。神从埃及领他们到流奶与密之地,给他们丰饶的物质,律法的教导及各样的祈祷,惟求他们结出义的果子荣耀神。

怎知这些宗教领袖不但没有按时交果子,反而存心占夺园主的利益,利用宗教敬虔的事,为自己求取权力、地位和属世的利益。神一次又一次打发他的仆人来,希望他们回转,然而他们却恶待神的仆人,甚至杀死其中一些先知。家主原本可发兵除来那些恶人,但他却给他们最后的机会:差遣他的独儿子耶稣作最后的救赎。岂知那些恶人不领会,也不尊敬这儿子,反而把他推出葡萄园外杀了。

人们拒绝一切从神而来的善劝、忠告以及神为人类预备的救赎主,失去了最后的机会,神只有施行审判,照各人所行的报应各人。

3、婚宴的比喻 太22:1—14

虽然以色列人杀死父神的儿子,神仍然邀请他们来赴筵席。但犹太人却拒绝了使万国得福的基督,于是救恩的对象转向外邦人。但犹太人因律法而轻忽救恩,外邦人因异教与传统文化而轻忽福音。

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

被召的犹太人很多,但接受邀请的却不多。

号称是基督徒的人很多,但真正得救的人不多;

信主得救的人很多,但得胜的人却不多;

那些法利赛人、祭司、文士、希律党人、撒都该人和律法师纷纷出阵,向主耶稣发出责难:

1、纳税给该撒可以不可以?太22:15—22;可12:13—17;路20:20—26

这是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如若主耶稣回答的不妥,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2、有关复活的问题?神有复活的大能  太22:23—33;可12:18—27;路20:27—40

3、最大的诫命是什么?爱神和爱人如已    太22:34—40;可12:28—34

然后:主耶稣反问他们‘基督与大卫的关系’:太22:41—46;可12:35—37;路20:41—44

主耶稣的话语充满智慧与权柄,使他们哑口无言!

主耶稣责备法利赛人和文士的各种伪善  经文:太23:1-39可12:38-40路20:45-47

主耶稣称赞寡妇的奉献      经文:可12:41-44路21:1-4

希腊人欲见耶稣,耶稣向百姓末了的讲论    经文:约12:20-50

主耶稣预言将来的事     经文:太24:1--25:46可13:1-37路21:5-38

……

你有领受到主耶稣的教训吗?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艾恍惚地看着摊在眼前的课本,反反复复翻了好几遍,但始终没有字能进入到脑子里。可后天上午就要考专业课了,其他同学早...
    龙凝阅读 5,496评论 0 1
  • 人类工作效率的提升,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因,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科技、政治、宗教、民...
    路路通通阅读 3,878评论 0 2
  • 今天说说单位的事吧。手下管了几个年轻人,都是80后,大学毕业几年的。总的来说,还都不错,只有一个,略显奇葩。一个男...
    心想事就成阅读 1,755评论 0 0
  • 偶得浮生六记,通读前两篇,虽觉字语间趣雅所至,却不明评分之语,惑于评价之高。为雅正,以趣高。 而后...
    光影信徒阅读 2,4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