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高平陵,其实源自一个很偶然的机遇。大概是上学期期末的时候,复习的习题中有一道高平陵政变,讲的是曹魏时期魏明帝曹叡驾崩,托孤大臣司马懿和曹爽反而开始争夺权力,司马懿趁曹爽与继位的曹芳去高平陵(即魏明帝陵)扫墓,发兵控制洛阳,之后又干掉了曹爽,控制了幼帝,从此司马氏开始独揽大权,也为之后的篡权奠定了基础。
而我是在百度百科查找高平陵时无意中发现一张图片:
注意下面的机构,那说明这个地方离我不远。
这个时候我已经有了前往高平陵一探究竟的念头,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就暂时搁置了。如今又到了假期,时间充裕,于是只身前往这个牵挂了好久的地方。
我这一路都是靠高德地图找路,在地图上可以看到,高平陵位于大安一带,与其下属的茹店村离得很近。
所以早上我也没有起得过早,十点多到车站坐上车,十一点多到达大安,然后在大安吃了顿饭。我想找哪里有卖烩面的,结果找了一圈都没找到,卖化肥的倒是不少……最后就随便找家店吃了点东西。
从大安到高平陵还有将近三公里的路程,由于我没有自行车所以只能靠两条腿狂奔。一个人走在238省道上,两旁是高大的白杨,心中竟有些莫名的惆怅。
盛夏时节的中原乡村,目力所及是一望无际的玉米地,耳边是高亢嘹亮的蝉鸣,正是中午,远处升起淡蓝色的云烟。
路上还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传说洛阳附近是国家的重要军事基地所在,洛阳附近的大山内部都已掏空,里面都驻扎着大批的军队……当然这只是传说,不过洛阳军队多是真的,我刚上高中时军训的教官就是队伍上的,那是真正的军人,军训结束后我们一些同学还和他保持着联系,听说他现在在栾川某地的大山里……
路的尽头是一个叫茹店的村庄,这里我还有一些其他发现,这个放在后面讲。
从茹店向东,走大概四百多米,一座封土堆就赫然出现在眼前。封土堆有五米多高,直径可能也是五米以上,土堆周围是大面积的农田,从远处看这个封土堆就像大海里的一点涟漪。
走近发现只有沿着农田里的小路才能逐渐接近,昨天应该刚下过雨,田里的土地还很松软潮湿,经过一番斗争后终于站在了封土堆的下方。
这就是高平陵吗?它怎么会如此不起眼呢?它有没有遭遇过盗掘?当年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是否还会再这里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呢?
封土堆(或者高平陵)周围两个方位各有一个监控,这打消了我的一些疑虑。我决定找找百度上那张图片的实物。但是绕着封土堆一圈也没发现那块石碑,我顺着向上的路爬上了封土堆。
上来之后视野瞬间开阔,四周的地形一览无遗,东侧是连绵的群山,其余三面都是坦荡的平原,而封土堆所在的地势似乎要比两侧更高一点。
而西侧茹店村所在的位置也很特殊,整个村落的分布像是沿着某一条线分布,中间似乎有条无形的河流。风水上的事我不懂,这里的分布有待以后学习相关知识才能看懂了。
转了一圈也没有什么发现,太阳又非常毒辣,于是就顺着一条小道下来了,真是小道啊,两旁是密密的荆棘和其他植被,好不容易才下来。正准备打道回府,南侧一处地方引起我的注意。慢慢走近,拨开一层层的植物,那块碑就矗立在那儿。
终于找到了!
历经岁月流变,它的周围已是“换了天地”,而它,和这整个高平陵,一直静立在此处,旁观人间冷暖,沧海桑田。
最后再说一点在茹店的发现。我在这个地方竟然找到了一个家族的宗祠,而巧的是我最近参与的海外中国研究阅读计划的书也是和宗族有关。
这是当地夏氏的祠堂,可以看出有后人修缮的痕迹。
宗族,曾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地方的管理组织。大家族聚族而居,宗族有共有的田产,并以理学的礼仪维系家族稳定,并进而管理一方,士绅阶层更是地方自治的代表。而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宗族这一结构早已分崩离析,现在地方的管理机构是村委,但是在中国文化面临转型,城乡二元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持续衰落的背景下,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该如何发展?传统的乡土中国如何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我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