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偏执狂不一定成功,但成功者都是偏执狂。
《青色时代》描述了一个偏执狂的短暂一生。
小说以当时真实发生的社会事件——一个东大学生当地下银行社长,最后因为失败而自杀的事件作为原型,是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的中篇小说。
三岛由纪夫一生作品丰富,获奖颇多,他是著作被翻译成英文等外语版本最多的日本当代作家。日本甚至设立了纪念他的三岛由纪夫文学馆。虽然外界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从他得到的荣誉可以反映出他的受欢迎程度。我个人认为他就是一个成功的偏执狂,所以小说里大量的心理描写才那么真实、那么准确。
小说从一支绿色铅笔开始,以另一支绿色铅笔结尾。小说完成了闭环,小说的主人公也完成了生命的循环。
文章开头用一支巨大的铅笔引出了父子之间的精神控制拉锯战。一大一小两个偏执狂在角力,控制与反控制在拉扯。奠定了全文的灰色、压抑、冷漠的基调,简直遮天蔽日,若不是偶尔透露出的三三两两的光,我差点就把它划入黑洞小说里去了。
男主人公在父亲的家庭教育下,在军队和社会的现实主义教育下,将偏执狂的特性培养到了极致。他会为了了解死亡去直面甚至欣赏血淋淋的惨死现场,为了跟喜欢的女护士多说话而故意差使她,为了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冒着被责罚的危险出风头。他甚至可以将自己的感性、激情收放自如,为了迎合自己内心悲观颓废的想法,强迫自己爱上酒吧的女招待,为了听信好友的会计选人理论,去强上了矜寡的女房东,为了表达自己对城里白痴男青年的蔑视,花费了几年的时间以及不计数的钱财追求一个“处女”,到手即甩。
他就是一台没有感情的偏执狂机器人。他的“数量刑法学”可算是独树一帜,丧心病狂,把人的精神损害像物质损害一样量化,将犯罪视为生活常态,这样才能“实现日常生活的幸福平等化”。
他奉行非感伤英雄主义,并一直贯彻执行。别人的痛苦他置若罔闻,自己的痛苦仿佛置身事外,甚至还能邀请当时骗他巨额钱财的人担任公司的重要职务,不计前嫌委以重任。到了前去收债的时候,他能一如既往地保持“优雅”,冷血而从容。
对于温顺的母亲,他很乐意表演成那个她最害怕的角色,痞子混混社会渣滓,看着她的不安惶恐又无能为力有种报复的强烈快感。对于善良的表哥,他虽然一直记着他的好,却也免不了发自内心地对表哥一番羞辱。从这一刻开始,他“身上已没有一点人性”,开始与整个世界为敌,并且乐在其中。
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他已经死了,作为人的那个他已经死了。
主人公的结局是显而易见的,表面上看是因为他通过“章鱼红利”,拆本金兑利息,就像“庞氏骗局”一样,很容易就资金链断裂,身败名裂。实际上他是自己作死的,他放弃了人性中那些温暖的美好,与善良为敌,与报复为伍,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就像《菊与刀》里说的:“很大程度上,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的;是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的;是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的;是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的;是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的;是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的;是既勇敢而又懦怯的;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的。他们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当别人对他们的劣迹毫无所知时,他们又会被自己的罪恶感所击倒。他们的士兵规规矩矩,但骨子里他们又生性叛逆。”
这其实就是这一代日本战后青年的缩影,畸形的社会环境衍生出畸形的价值体系,进一步影响到年青一代的三观,扭曲的三观有导致了个体悲剧和民族悲剧。在此可见一斑。
总的来说,《青色年代》基于真实历史事件,经过了作者的艺术加工。整篇小说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整体语言感觉像极了《三重门》。故事人物简单,情节也不复杂,也并非三岛由纪夫的代表作,但人物和事件比较有代表性,可以侧面了解一下战后日本在美国接管前后思想及生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