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垅中,女儿命薄(二)

芙蓉女儿诔

“鼎炉之剩药犹存,襟泪之余痕尚渍”。

鼎炉中煮剩下的药还在,衣襟上泪水的痕迹还是潮湿的。

人走了,可是她曾经生活过的痕迹还历历在目。又勾起往事,令人感到酸楚。

一生与“药”为伴的林妹妹香消玉殒之后,她屋内的鼎炉中必定也是残存着剩药,以前穿过的衣服上说不定还能看得见泪渍。

这一切只能给留下看到的人一个念想,只是已经逝去的人是再也不会回来了。

“镜分鸾别,愁开麝月之奁;梳化龙飞,哀折檀云之齿”。

在宝玉的《夏夜即事》这首诗中就有“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宝玉屋里就有两丫鬟叫“麝月”、“檀云”,不过“檀云”只在某些版本中一笔带过,说是宝玉房里的丫鬟。

或许这句话就可以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是某次宝玉看到“窗户突然之间明亮了,原来是麝月揭开了宫镜,而发现室内云雾弥漫,又是因为檀云在闻香品鉴”的生活记录。

但“麝月”本身就可以指“月亮”,而“檀云”本身也可以指“云彩”。

打开的宫镜像使窗户明亮的月亮一样,品鉴香料的时候屋子里升腾起了一阵云雾。

所以我个人把“愁开麝月之奁”和“哀折檀云之齿”理解成“(晴雯在活着的时候),曾经烦恼打不开麝月梳妆用的镜匣,曾经对把檀云的梳子折断了感到难受”。

但也可以把“麝月之奁”理解成有月亮图案的梳妆用的镜匣,“檀云之齿”认为是梳子上有带云彩的花纹吧。

如是有这样的想法,那也是拿晴雯和这二位比较了。

只是晴雯至少是“天上的云彩”,而这两位在这里,她们的名字就成了一个图案,就不如晴雯生动高傲。或许这也是在暗示晴雯的悲剧性格是由于她“树大招风”吧。

但在这句话中还有“镜分鸾别”和“梳化龙飞”。

“鸾”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这里指的是刻在镜子上的鸾鸟图案。

晴雯的死就像镜子破碎分裂,使得上面的“鸾鸟”图案分开了,也像是刻有飞龙的梳子消失了,那么上面的飞龙图案也就飞走没有了。

在这里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把晴雯比作了“鸾鸟”和“飞龙”,说晴雯是“龙凤”之人,是尊贵之人。

只是这“镜分”和“梳化”就像现在阴阳两隔的他们两个人。

其实查这个“鸾”字还有“借指姬妾”的意思,所以猜测是否宝玉对晴雯的感情有像是对“妾”的感情呢?

不过晴雯生前也从来没有想一天到晚去“攀高枝”,甚至她根本不屑于刻意亲近宝玉。

玩闹的时候归玩闹,主仆的时候归主仆。

“委金钿(diàn)于草莽,拾翠盒于尘埃”。

“委”在这里是“抛弃”、“丢弃”的意思。

你那嵌着金花的首饰被丢弃在丛生的杂草间,而我是在灰尘中捡起了你翠色的梳妆盒。

“草莽”其实不止可以说是指“丛生的杂草”和“偏僻的乡间”,引申一下也可以比喻人是“平庸”、“轻贱”的。

在晴雯死后,她的兄嫂是把她约有三四百金之数的衣履簪环收了为日后之计的。所以在这里说“委金钿于草莽”中的这个“草莽”,某种程度上或许也是指晴雯那没有良心的哥哥和嫂嫂。

他们自己本身就品行不端,甚至连对待病重的晴雯也是刻薄冷漠的。

宝玉说自己“拾(晴雯的)翠盒于尘埃”,是多久没有打开的梳妆盒,都积了这么厚一层灰了。

这里是可以看出晴雯生病是好些时候的,因为她被王夫人赶出大观园的时候已是四五日米水不曾粘牙,恹恹弱息,从炕上拉下来的时候也是蓬头垢面,自然是无心涂脂抹粉了。

现在人去了,更加是不可能再打开梳妆盒的,上面的灰尘也只会越积越厚了。

曾经晴雯用过的盒子,现在成了无主的。

物在,人亡,甚觉凄凉。

还不如当花没开过,你没来过。

“楼空鳷鹊,徒悬七夕之针;带断鸳鸯,谁续五丝之缕”?

“鳷鹊(zhī què)”有时候特指“喜鹊”,有时候也是楼阁的名称。

“七夕之针” 应该是指七月初七乞巧节姑娘们其中一项穿针引线验巧的活动。

甚至在七夕节还有盛行于明清两代“投针验巧”的传统习俗。

通过把绣针放入形成水膜的容器中,看其能否漂浮、在容器底部形成图案,以验智巧,也称“浮针试巧”、“丢巧针”。

鳷鹊楼已经空了,你在七月初七日乞巧的那根针还空悬在那里;绣着鸳鸯图案的衣带断了,谁还能用五彩的丝线把它缝补好呢?

七月初七的时候,牛郎织女是在鹊桥上一年一度相会的。

只是人活着总是有机会相见的,若要是死了,就真的见不到了。

至于论缝补能手这件事情,晴雯可是当之无愧。

宝玉还记得晴雯在病中替他补好的不但能干的织补匠人,就连裁缝绣匠并作女工都不敢揽的补雀金裘的活儿。

补好之后,若不留心,是看不出缝补过的痕迹的。

可见晴雯是一个多么心灵手巧的女孩子。

而且宝玉穿的一些裤子也是出自晴雯的针线。

就算晴雯不“乞巧”,她也已经很“巧”了。

“况乃金天属节,白帝司时,孤衾有梦,空室无人”。

“金天”:古代五行之说,“秋”属“金”,故称“金天”或“金秋”

“白帝”:五方上帝之一,司秋之神

况且,现在正值白帝掌管时令的金秋时节,我在孤单的被褥里虽然有梦可做,只是这空寂的房子里已经没有人了。

秋天原本就是一个萧瑟的季节,晴雯在这个时候去世更添凄凉。

因为“晴为黛影”,所以我更倾向于黛玉也是深秋去世这个说法。

在《红楼梦》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 失宝玉通灵知奇祸》这一节中,海棠这花儿应在三月里开的,却在十月十一月这应着小阳春的时候开了。(小阳春:中国在较长时间里使用的“夏历” 是把十月作为一年之开始,叫“阳”。习惯上把农历十月叫“十月小阳春”,时长一个月)。

后隔了没多久贾家就发生了很多祸事,距离《红楼梦》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的黛玉之死也是没有多久的。

宝玉说自从晴雯死后就觉得“孤衾有梦,空室无人”。

他身边的大丫鬟是不止晴雯一个的,晴雯死后那些大丫鬟知道他苦苦思念晴雯更是会照看他多一点,但他却觉得自己梦中能回忆晴雯,但觉得屋子里没人。

或许是因为晴雯比较活泼,所以常常带来热闹,让他觉得她一走就冷清了。

也或许是晴雯在他心里的地位高于屋子里的其他人。

不然在《红楼梦》第一百零九回《候芳魂五儿承错爱 还孽债迎女返真元》中,宝玉还把柳五儿看成晴雯了呢。

也可能就是因为宝玉是一个“多情种”,只是因为知道死亡是彻底失去的意思,所以伤感悲痛很长一段时间无法缓解。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29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9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57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3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5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0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06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4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0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3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2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64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4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6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