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梁积带上甸甸去上早教,关于乐高积木,而且是一对一在教室上,家长可以从玻璃上看到他们上课的状态。
甸甸从进去到最后完课,一直和老师互动,拼玩具。在场的老师都非常惊讶,一个2岁的孩子在一个小时的课程中,能非常专注的和老师互动,很多大一些的孩子都都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找妈妈。其实,这应该就是他有安全感的表现。
对于教育孩子,我其实有过一次转变。我记得是上学那会儿,电视里演关于育儿方面的节目,大概意思是孩子犯错了,或者没有听父母的话,就要关小黑屋或者面壁思过。那是的我觉得特别有道理,对孩子就应该这样。后来,我才知道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的提出的“哭声免疫教育法”,就是说,孩子哭了,父母不要第一时间去抱,而是等孩子自己不哭了再去抱。我相信很多中国家庭的父母都用过或者听说过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这种育儿方法后被证实是失败的。
再后来我接触到了武志红心理学,又知道了李雪所提出的“爱与自由”,就是说要对孩子提供充分的爱与自由,要对孩子做及时回应。也要对孩子坦诚,这些都慢慢改变了我的育儿观念。在梁积生病出院后的那段时间,因为要吃药,每天晚上给甸甸喂奶的重任由我来做,第一时间满足他。
再后来,梁积好了很多,甸甸的生活起居有梁积负责,这段时间梁积每天陪他玩,带他早教,阅读,做各种美味的餐,教他自己吃饭,其实非常辛苦,当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甸甸也非常充满活力。这也是我们所期望的。
甸甸的活力四射,也离不开我俩的懒,任他在家里各种放肆,肆意翻箱倒柜,容忍这种杂乱。
其实,我觉得对甸甸影响最大的还是梁积,而且梁积的育儿方式方法也在影响着我,让我在不知不觉中获益良多,也进一步影响着我育儿的观念与方法。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俩在育儿方面的方向是一致的,就是给他充足的爱与自由,在日常生活中,再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