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尽全力后的结果就是命运,但正如大多数人一样,祥子只是时代浪潮中的一朵小浪花,是被时代和命运捉弄的普通人。与《活着》中的富贵不同的是,祥子的一生并没有大起大落也没有大喜大悲,他经历的是当时普遍艰难的缩影,是一直在底层挣扎的生活,是一点一滴累积的苦难,是每次拼命积攒希望后却被命运掀翻的无情嘲弄。
祥子是被打败了的英雄,因为他也曾怀揣自己的理想,并对命运发起了挑战。虽几经沉浮一无所获,但也如同信者一般满怀坚定、屡败屡战。也是堕落了的可怜人,在生活的泥潭里挣扎翻滚,而他的每一次挣扎都为最后结局增添了一分悲凉。认识到生活的真相后,失去生活的全部意义而向命运低头,任由自己在泥地里腐烂陷落。
读完时挣扎于书中久久不得平静,回望过往也似乎在自己身上看到祥子的身影,对于命运突然有些恐惧。转念一想,似乎能做的也只有坚定的往前走,至于其他的,那就把它当做命运吧。
懂行的人得到个便宜,就容易忘掉东西买到手中有没有好处。
他的事他知道,不喜欢和别人讨论。因为嘴常闲着,所以他有工夫去思想,他的眼仿佛是老看着自己的心。只要他的主意打定,他便随着心中所开开的那条路儿走;假若走不通的话,他能一两天不出一声,咬着牙,好似咬着自己的心!
他所信仰的那一点点,都能在生活中的小事件上实行出来。他似乎看出来,自己并没有惊人的财力,能够做出些惊天动地的事业,所以就按着自己的理想来布置自己的工作与家庭;虽然无补于社会,可是至少也愿言行一致,不落个假冒伪善。
平日,他觉得自己是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无牵无挂的一条好汉。现在,他才明白过来,悔悟过来,人是不能独自活着的。
穷人的命,他似乎看明白了,是枣核儿两头尖: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到老了能不饿死,很难。只有中间的一段,年轻力壮,不怕饥饱劳碌,还能像个人儿似的。
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