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答案

7、D解析  选项中"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说法有误。

8、作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及对比手法的运用塑造了“中国的脊梁”——大禹这一人物形象。具体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体现禹埋头苦干、为民请命、无畏无私的精神。外貌描写“面貌黑瘦“ “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 ”,体现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语言描写“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 ‘导’不可! ”体现他了解民情,为民请命的坚定决心;而他作为官员,深入民间,公而忘私,面对施压意志坚定,不改初心,又与其他官员的吃喝享乐、无所作为形成鲜明对比。

9、1“故事”在《理水》中指古代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新编”指作者将这一故事结合社会现实赋予新的含义,既有对人物的真实描绘,又有对现实社会的讽喻。2作者一方面依史写作,塑造了上古时代治水英雄大禹以“导”治水的新法,锐意革新,不怕保守势力的攻击和恫吓,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的形象,同时又大胆突破传统历史小说的形式规范,将社会的丑陋现象披上历史的外衣,讽刺性地嵌入上古的神话氛围里,刻画出视察大员、水利局官吏等众多角色,组成了一个古今怪诞的世界。3这种想象、对比与讽刺并现的艺术构思最典型地体现了《故事新编》所追求的“故”事 “新”编的独特艺术风貌。

14、C解析  诗歌内容的具体理解。诗人领略许道宁的画作所表现的辽阔万里的意境,“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的解释不符合生活情景和实际逻辑。“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所表达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许道宁画作中那种辽阔万里的意境,我仅仅通过距离画作一窗之距就领略到了。

15、诗的尾联意思是,这幅画作可以激发诗人创作出绝美的诗文,甚至吟诵出的诗文远远超出画作本身。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画作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画作中山水等景物,意境苍茫阔远,可以说是“画中有诗”,极具艺术魅力,能激发出诗人浓浓的诗情。

解析  诗句的含义和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与把握。首先对于诗句的理解要紧密结合全诗的内容。“此中有佳句”,“此”代指许道宁的画作及画作中的山水等景物,“有佳句“则是对画作的整体艺术造诣进行了极高的评价。吟断:吟尽。断,尽、住。“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山水本来就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物,山水寄寓着极为丰富的意蕴,这和观画者的夸赞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的评价极高。“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都是说山水自然均是客观的,但作者的浓郁的主观情感赋予自然的山水、画作以浓浓的诗意,这已经与山水几乎没什么关联了。借用陶渊明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富有诗性之美,便自觉不自举把一己的喜怒哀乐形之于物,寓之于景了。

16、(1)不过数仞而下 翱翔蓬蒿之间

(2)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20年作文分析: 文体指令要求写发言稿,注意发言稿的写作格式,题目、称呼、问候语、结束语等。内容指令要求选择一...
    一路春光一路歌阅读 3,818评论 0 0
  • 陆游诗集(Z1) 杂赋 养疾清溪曲,风林几著霜。细书如助嬾,薄酒不成狂。 老叹朋侪尽,闲知岁月长。柴门偶一出,倚杖...
    汉唐雄风阅读 13,627评论 1 11
  • 微信共传千里声,容收诗送万分情。 何当一路尽心寄,终竟两城同月明。 今日幽怀多远梦,昔年故事任坚诚。 醒来无怨昨宵...
    雪窗_武立之阅读 1,852评论 5 6
  • 茶与养生 2019.01.11 关注 :老于了解更多 ☞ 茶叶知识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 茶,一直以...
    茗品人生阅读 4,298评论 5 10
  • 1、感恩真我给我的安排,让我通过怡强可以开始清晨的读书!感恩我自己的选择,通过一步步喜悦之道,显化了每天6.00~...
    与真我合一之路阅读 2,83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