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和哥们一起喝酒。4点多出门坐车,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凌晨3点钟!这大概也算是近几年喝酒熬夜最晚的一次了吧。
说起来,人人都知道喝酒对于身体其实并不好,可是往往还就是爱来那么几口。原因很简单,人生在这个世上,总需要有朋友,特别在如今网络时代,酒肉朋友就绝对算得上是真朋友了,且行且珍惜吧。酒这东西说起来也很神奇,如果一堆人聚餐吃饭,不喝酒就喝饮料,那这顿饭肯定吃的清汤寡水,了无趣味。但一旦喝点酒,那就是完全另外一个氛围了。哪怕是刚刚在这个桌上认识的,一两杯下肚,就立马变成了亲兄弟真朋友。至于酒酣之际说了什么,一般还真不太记得那么清楚。而且,最后分别的时候,一定是互相给个大大的拥抱,约着下次一起到哪接着喝酒。
记得小时候在老家,每逢村里有红白喜事,就会用帆布在院子或者马路边上,搭起棚子,摆上八仙桌和条凳,风风光光地摆开流水席。农村搞这个婚丧嫁娶,图的就是个热闹,大家都会去捧个场子,聚笼人气,让走出门的人欢天喜地,进到家的人心情舒畅。至于礼金什么的,倒还真是无所谓的事儿,手头宽裕了就多拿点,手头紧了就随意,谁家也不会为这事儿计较。来者都是客,一般主人家都要招待两顿饭。第一顿早饭,通常是一桌6-8个凉菜,一两个热菜,重点是吃哨子面。第二顿午饭,冷热菜加起来总得有个十几二十道吧。但有一条,每桌必须放上白酒。通常规矩是,一张桌子一个盘,一把酒壶八盏杯,无论喝与不喝,主人都会挨桌过来给大家斟满,表示下自己热情待客的一片心意。大伙就会在一片客气声中,嗞地一口就干下去。不论具体口感如何,但喝的时候那动作那神情,看着就跟喝琼浆玉液差不多。
老家虽然是个小县城,但当时我记得居然有两家本地酒厂。一个是距离我家挺近的,在火车站附近,叫郿坞酒厂,当年也算是当地的支柱大型企业。这个厂产的酒,其中一款品牌是那种绿瓶包装的郿坞春,纯正的粮食酒。酒味道如何不清楚,毕竟那会年纪小,也没机会也不敢去品尝酒。但是这个酒厂每年酿酒后剩下的酒糟,对于附近村镇的人来说,是养猪的好饲料。不过这个酒厂现在好像是被收购了,也不再生产白酒了。第二家酒厂在渭河南岸,紧邻秦岭,叫太白酒厂,也算是老牌的名酒了,档次也高一个层次。一般来说,酒的品质好坏,与水源是否优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太白酒厂好处就在于,酿酒用水取于山泉,清澈纯净,也没什么污染。再加上酒出来之后,就直接用大概1吨重的大缸一装,放在藏酒洞中。去年让朋友从藏酒大缸中,罐装了一些酒,据说是窖藏了得有十几年了。那酒还真是,颜色并非是新酿酒的那个透亮,而是略微泛黄,口感的确极佳,只要微微抿上一口,暖意和香气就会在唇齿间流转开来,能感觉到芬芳四溢。
要放眼全国,那白酒更是多的数不胜数。五千年中华文化传承,有很大部分都是靠着酒来滋润的。盛唐诗歌达到巅峰,据说大多数作品都是酒后留下的。所以呀,酒这东西该喝还是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