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随着女儿幼儿园毕业,搬家这件事忽然就变得急切起来。之前,虽知道要搬,但未到某个节点,又实在懒得动。住了快10年的房子,囤积下这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物件,实在令人望而生畏。
随便打开一个柜子,就好似进入一个混乱无序的世界……天哪,赶紧关上,眼不见为净。虽做了这些年的主妇,也是赶鸭子上架,远没有训练出熟能生巧的收纳智慧。
说起来,我的衣服、鞋子并不多。冬天一双棕色的靴子,能搭遍所有的衣服。其实,最头疼的,是早已无处安置的书。自孩子出生后,家里的大书架,早被她的绘本挤满了,而我的书只能堆放在床尾的地板上。可是,即使到了这地步,依旧忍不住要买书。终于,在搬家时尝到了苦果。
平日里看书,自是亲切的朋友。但实在也架不住一本又一本的,既要整理,又要归类,还要抉择哪本该扔、哪本该留、哪本要送人……汗流浃背之际,抬眼看,竟还有一堆的书横七竖八地歪倒着,真个儿想要通通扔掉。
最后,当搬家公司把一箱箱书运走后,大方先生幽幽地来了一句:搬书花的钱,比买书的还多啊。我无言以对。当初淘的二手书,自以为得了便宜,这回全补上了。(不过,旧书才有那种被岁月洗礼的味道呢。)
02
这么一看,搬家确实是件磨人的事。但最初,大方先生和我提起这事时,内心却有些不舍。在这里,我们第一次为人父母。常在孩子睡着后的深夜,交流彼此的近况和感想,流过泪,有过分歧和沉默,也有走过一段心路历程后的欣慰和满足。好像是孩子让这个空间成为了“家”,也让我们成了并肩作战的队友。
天天遛娃的日子,我没有建立起什么妈妈联盟,却不觉间熟识了楼下每种树木在每个季节的样子。望春玉兰第一个开花,乌桕树最后一个抽芽。曾写过一系列的草木文章,其素材和灵感来源,大多在这并不大的园子里。
甚至于,周边的野地,常成群掠过、旋即又隐没于草丛里的白鹭。冬日太阳斜照过来,路旁的树木参差投影在弯曲的小径上,偶然形成的一幅山水画长卷。
草木之于我,我之于草木,似乎已融进彼此的生命记忆里。无论走至哪里,都能浮现出我带着女儿一同散步、嬉戏的画面——
夏初掉落的紫黑色桑果,将一条小径染得斑斑点点。我们欢喜地拾一些回去做天然的画画颜料。秋末的桂花开了,将夜晚的空气熏得甜蜜醉人。我们在树下散步,趁没人注意时,偷偷地采一小把在手心……
那日倚靠在路旁的栾树下,抬头仰望树冠,枝叶扶疏间,忽觉得自己像是一只雏鸟躲在羽翼之下那样被庇护着。一旦离开了,周身唯见高楼耸立包围,就觉得失去了家园,竟有一种窒息感。
03
搬进新家后,开始几天总睡不踏实,夜里照例要醒来。在我眼里,这好像只是房子而已。原先建立的各种链接,譬如哪里剪头发、买蛋糕、吃馄饨……现在都一一都断开了。周围都是陌生的,换个地方就像换了座城市。唯有女儿兴奋雀跃的样子,倒像是外出旅游住酒店般新鲜。
母亲说,搬家要有个仪式。大人拿米拿油,小孩儿背书包,家里还需摆上糕面、各色水果,点上灯,为的是讨个吉利。于是,那天一行12人(这个数字也有讲究)特意起早,走了一个隆重的“过场”。
父母们回老家的前一夜,坐在客厅里闲聊。直到快夜里10点了,仍是没有要睡的样子。暖黄的灯光下,我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某种陌生和隔阂感忽然消失了。
又想起白日里大家围坐一处吃饭、打牌,女儿缠着外公玩西游记的角色扮演游戏,欢声笑语犹在耳畔。这大概就是人们说的“暖房”吧——将人间烟火气,也将亲人们的祝福一同带进房子里。
终于,那晚我睡了个踏实觉。很快,新的人生篇章又将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