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自己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不舒服的事儿,但今天我必须这样做。直到昨天我读到某本书,作者写到:你太“有用”,所以“有趣”与你越来越远。
看到作者这样说,我背后吓出了一阵冷汗。“有用”这个关键词,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深深的植入到了我的脑中,记得我去年还反思过:我有一句口头禅就是“那有什么用啊?”
记得读高中时,我曾经宿舍里有一个学神级的舍友(成绩是班里前两名的水平),在当时的我看来,他却总是做一些“没什么用的事”,中午回宿舍,他不午睡,在床上躺着看《鬼吹灯》、《明朝那些事儿》等等,反正不是与高中学习相关的书。
那个舍友后来高考拿到了670分的成绩,去了长沙。我现在觉得,或许他现在还会做这些“没什么用”的事儿吧,但我一直认为他是个“有趣”的人,比如:他早上不会是最早到教室的人,而是倒数几名去早读的人;他晚上在寝室不是挑灯夜战,而是偷偷看小说。
启蒙我思维的一位作者,是清华毕业的理工男。他大学时并没有开始写作,而是工作两三年后开始的写作之路,后来他在30岁时回忆时,说:我现在的写作基础,有很大部分是大学时痴迷网络小说打下的。
现在这位作者已经出版了3本书,也获得了百万畅销的佳绩。在当时来看,他读网络小说肯定是一件“没什么用”的事儿,但对他来说,就是非常“有趣”的事儿。
在“有用”的人看来,有趣的人总是显得不安分、特立独行、乐呵呵、莽撞、好奇与想象力四溅,终日做着些“没什么用”的事情。有趣的人时常会听到这样的批判:
找工作能赚钱啊!——旅行有什么用?能赚到钱吗?
跑步能锻炼身体!——跳舞有什么用?能锻炼吗?
考个会计证能加薪啊!——学画画?能卖钱吗?
结婚就就安定下来了啊!——谈恋爱搞烂漫?还不是要结婚?有什么用?
这里我引用作者的一句话:但你有没有想过,不管你活成什么样,最后还是要死的。又有什么用?
看到现在自己身边还有那么多玩游戏上瘾的人,或许有好多人会问我:“阿德,你不玩游戏吗?游戏对你没有诱惑力吗?”听到这种问题,我一般都会露出苦笑的表情。
一点不夸张的说,我读中学的时候,为网络游戏而疯狂,当时为了玩一款名字叫《WarFace》的大型网游(现在去搜,还能找到),需要很好的配置,但是我家的电脑达不到要求,我并没有为此而罢休。
我花了一个星期说服了我爸,花700块买了一块显卡,如愿以偿得玩上了这部游戏。到了周末,以最快的速度搞定作业,剩下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全在打游戏。我觉得打游戏这件事就是特别“有趣”的。
后来到了念高二开始一轮复习,我横下一条心,决定不再碰游戏,高三的时候,那款游戏退出了中国市场,可能是腾讯没赚到钱吧,我也就真的再也没玩过游戏了。
我现在能在这里码字写文,我也要感谢我的父亲。当初我打游戏,他没有极力阻拦,还帮我买电脑配件,或许他是一个具有远见的父亲;如果他当初不让我玩游戏,也许我现在也会是一个网瘾少年了吧。
打游戏、看网络小说,在当时来说都是我们的“兴趣”。但是没有了兴趣老师的提醒预习,我们只好等生命来临再开始补课——我们在该谈恋爱的时候学习,在该学习的时候玩,在该工作的时候学习,在该结婚的时候又在工作,专注副业一百年。
我也读过很多没有的书,我对心理学感兴趣,我就读了乐嘉的《FPA性格色彩》系列书,后来我接触到了两性吸引恋爱心理学,就花了好几百块学了相关的课程;我对个人成长感兴趣,就写了这个公众号。
如果你问我,做这些有什么用?现在我也说不清,但我知道:我想拥有“有趣”的人生,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
最后,引用职业生涯规划师“古典”的一句话:无用的人生卑微,而无趣的人生悲哀。
欢迎_下方留言,觉得好就打赏两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