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的端午又叫五日节,从初一到初五,足足要过五天,所以是个仅次于春节的大节。五月初一,一大早,母亲准叫大哥买来艾草和菖蒲,数上三棵或五棵用红纸裹上,钉在门框上,大门和边门都钉上。碧绿的艾草和菖蒲散发着清香,那一圈耀眼的红纸更是对毒五月的宣战。
初二是做包子吃。记得小时候,乡下的外婆做了各种的包:有红糖起家馃,红豆包,还有薯片馅的番薯包,托人捎来,那香甜的薯片馅的粿的味道便独属于外婆。
初三是乡下人煎面饼。记得小时候,母亲去菜市场买了肉呀,花蛤呀,这些乡下稀缺的,给外婆送上几块钱,这是平潭女儿给娘家的分节礼。成家后,我也给妈妈送节礼,母亲看我们工作忙,就张罗着煎面饼给我们吃。这几年母亲年岁渐大,手脚不勤了,就由伊姐(我们的大姐)煎面饼给弟妹们吃。五月初四是城里人煎面饼。一早伊姐就在瓦钵里调面浆——主要是面粉、少许地瓜粉,适量的盐,再加个鸡蛋搅拌均匀,静置到中午,面浆有点发,舀一勺——稀溜溜的但煎出的面饼却柔软又筋道。与菜市场里卖的在饼铛上煎的口感完全不一样。
伊姐沿用父亲的老习惯,备一块四方形全肥猪肉,用筷子一扎,平底锅烧热了,就拿这肉擦锅,肥肉滋啦啦响,冒出油来,薄薄地在锅中间涂出一圈油,右手用勺子舀上大半勺面浆,沿着那圈油倒入,再用锅铲把余下的往窟窿处填补填补。煤气灶的火要控制得刚刚好,不要太猛了——会焦,也不能太弱——面饼不容易成型。刚一定型,就轻轻推动平底锅,让面饼均匀受热。等煎上两三个,锅热得均匀了,面浆经过醒发,就能很快地煎出一张又一张白皮面饼,底面带着恰到好处的焦黄。
我最喜欢的是红糖面饼,伊姐就拿个碗盛一勺面浆,加一羹匙红糖,单独调一些面浆,等白皮面饼煎了几张后,锅热得均匀了,给我煎上几张带着红糖焦味的面饼。这红糖面饼不用裹馅料,但有偏爱的味道。
白皮面饼的馅是煎面饼前炒好的: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山的味道是肥瘦相宜的五花肉丁,切的细碎的干菜米丝(萝卜丝),脆嫩的包菜,海的味道嘛就是海岛特有的虾仁、花蛤肉或者蛏肉,加上韭菜、洋葱、芹菜,各种鲜美的食材烩在一起,等着热腾腾的白面皮的包裹。
堆叠在一起的白面皮,拿下一张,包上这山海的味道,筋道的面皮包容性极强,兜住含着汁水的馅料,成一个方圆柱状。直接上手托住,咬一口,那柔软的面饼裹着肉呀菜呀直抵舌尖。还微微带着汁水,我们被驯养了多年的味蕾苏醒过来,生出一股幸福的暖流溢满心田。再佐以清淡的淡菜或花蛤汤,一大家子人围坐一起,其乐融融。
初五,我们各回各家过端午。我们想念儿时端午的仪式感,也沿用了父亲在时的菜谱,中午要做上几道菜:一道主食海鲜炒小米粉,一道丝瓜蛏粉汤、一道鱼丸汤,再来一道糖醋排骨。夏至未至,在初夏的日子了,这清淡酸甜的食物给我们满满的幸福感。幸福是可以传递的,也是可以传承的。
端午又到,艾草和苍蒲、起家粿、面饼……一切记忆里的,血脉里的看似不着痕迹的,却生生不息,让我们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