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的存在主义表现出了对此在世界的恶心,认为世界是虚无和荒诞的,人存在于宇宙间是孤独的。
20世纪西方作家纷纷用作品表现人类这一生存境况,比如萨特的《间隔》、《恶心》,加缪的《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的神话》等。
在写作技巧上惯于向西方文学借鉴的“先锋作家”,自然也受到了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他们以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方式表现了人们在荒诞生存中的孤独感受。
余华作为“先锋作家”中的代表,他的作品孤独与荒诞如影随形。
《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的就是一个荒诞的故事。
司机看到自己满车的苹果被抢居然无动于衷,如果说这是出于寡不敌众的原因我们还可以理解,但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拿走“我”的背包,丢弃他的汽车,与抢劫者一道跑了。
按照日常生活经验来说,这一切根本不可能发生,因为司机不可能掂量不出一辆汽车与一个小背包哪个更有价值。虽然文章的素材是来自报纸上的一个真实报道,但余华把故事情节荒诞化了,他这样做的原因之一就是想让人物在荒诞中感受生活的无常与孤独。
少年的这份孤独不是本来就具有的,是在他被打得遍体鳞伤、被抛弃后,面对这个荒诞的世界所产生的。
虽然余华没有进一步表现这个少年将来会怎样,但发生的这一切,毫无疑问地给这个刚涉世的少年以及广大读者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启示课!
《世事如烟》是“仿梦形式”设置的典型例子,将荒诞的人物幻觉现实化。
在这篇小说中,人物没有自己的名字,取而代之是一个个阿拉伯数字;所有的人物都犹如生活在梦中,他们被抽去了灵魂,只剩下躯体和一堆呓语;文中的事件轮廓也很模糊,大量的幻觉、大段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让读者仿佛走进了一个滞重而潮湿的梦境。
而这个梦又是如此地“荒诞”不经,预言、鬼魂还有许多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元素都汇集在小说里。
比如,6天去江边钓鱼时他“发现他们总是不一会功夫就同时从江水里钓上来两条鱼,而且竟然是无声无息,没有鱼的挣扎声也没有江水的破裂声,接下去他发现他们又总是同时将钓上来的鱼吃下去。”天色微明时,“他看清了那两个人没有腿。”而等到公鸡啼鸣时那两个人又无声无息地跳入了江中。
初读时我们还以为作者是在讲述一个“鬼故事”,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作者都是把人物的心理幻觉当作真实发生的事来描写,表现了一个孤独者精神漫游时丰富的内心世界,尽管有些荒诞。
《四月三日事件》是一部心理描写小说,小说中的少年有些神经质,他整天生活在离奇夸张的想象里。幻想使他变得如同惊弓之鸟,动作、思想都支离破碎,最后少年踏上了运煤的列车逃离了家。
少年显然是意识到了自己处境的危险,可是他无力与强大的现实对抗,他孤独无助,只有逃离才是最安全的。在小说里,现实和想象总是并列出现,那种叙述的口吻有时候让人难辨真假。
小说以这种叙事形式向读者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少年产生狂乱错觉的直接诱因是他的十八岁生日,成为一个成人在他的眼里意味着“无依无靠”,成人世界是荒诞的,是危机四伏的。
他的十八岁成人仪式就像是要将他从安全的少年世界猛然推至一个谁也不能信赖的危险世界里,他显然手足无措。
余华把事件最大限度地夸大,把孤独和荒谬推向极端,初读时会觉得不可思议,但仔细思量就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猜忌和仇视是广泛存在的,是现实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