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升说,一夜醒来是巨星。
而我们一夜醒来,很多人都成了“菊外人”。
- 01 -
如果没有王菊,对于不怎么关注娱乐的我来讲,可能不会知道这个夏天还有一档综艺节目叫作创造101。
直到上周的某天,一夜醒来,我发现自己的微信、微博突然被一个叫王菊的名字给刷屏了。
作为一个“菊外人”,“陶渊明独爱菊”、“菊势不妙,求你一票”、“PICK王菊,就是PICK自己”等一系列“菊势突变”的病毒裂变式宣传成功地吸引了我。
随后,不用刻意去搜索和关注,在大数据和信息化的包围中,一系列关于王菊和创造101的信息涌入和我一般的千千万万个“菊外人”的世界。
- 02 -
应该说,当前本土的流行娱乐上升势头还是非常显著的。
前些年,街舞、嘻哈等元素还带有很强的地下元素,难以“登堂入室”。而如今,尽管PG ONE事件的一地狗血扑灭了嘻哈的燎原态势,但中国有嘻哈、GAI、VAVA等符号也早已广为人知。
在这种背景之下,处于长期低迷状态的女团经济终于不甘寂寞。
创造101,应运而生。它的游戏规则完全契合当前的粉丝、流量经济。
召集101位女选手,通过人物、训练、考核,让选手在明星导师训练下成长,循环人气投票、暂时淘汰的流程,最终通过人气投票选出11为女练习生组成全新偶像团体出道。
打开节目,你可以看到一票肤白腿长貌美、元气满满的年轻少女,她们能唱会跳、谈吐得体。
- 03 -
那么,皮肤黝黑、身材微胖的王菊是如何突围爆红的?
节目伏笔。
事实上,王菊的爆红要感谢sunshine组合的Abby,如果不是她退赛王菊顺势得到补位机会的话,后面就没“陶渊明们”什么事了。
如果你曾在网络上偶然接触过sunshine这个组合的话,你就会不自觉联想,其实节目组早就在游戏之处就埋下了“逆袭”、“反主流”、“反传统”的伏笔,就等着“天选之人”去触发这个游戏情节。
利益推动。
在“pick王菊”的这场游戏中,最卖力的恐怕要数幕后的营销推手们了。
为了制造话题、营造声势,“陶渊明”和广告人们绞尽脑汁,搞出了很多新玩法,成功吸引了普通群众的关注。例如“菊话宝典”、漂流瓶投票等。
很多“菊外人”因此入“菊”。
大众狂欢。
这是一个暂新的时代,站对风口,普通人也可一夜成名。快手、抖音、直播造就了一大批一夜暴富的流量明星。
这是一个沉重的时代,阶层板固,寻常人竭尽全力,面对扬尘而去的高涨房价、物价,只能望洋兴叹。
王菊成了广大普通人的化身,外貌普通、身材平平,人设代入让刚刚转身的前“菊外人”们感受到了“逆袭”的快感。
当然,毋庸置疑。
王菊本身的精神特质、超高情商以及才华实力,才是她成为“天选之人”,触发游戏副本的根本因素。
然而,狂欢的人群中,很多人并不在意也并不关心这点。
- 04 -
王菊能成为下一个李宇春吗?
形势不容乐观,毕竟流量时代,一切来得快,散得也快。
如果说用抖音温婉爆红仅一周就销声匿迹来例证并不恰当,超女快男又时隔已久的话,我想我们可以暂且将目光转投至游戏和王菊本身。
女团终究难逃流量和粉丝的窠臼与桎梏,王菊个人魅力毋庸置疑,但是她能否契合女团的固有属性?
况且,从某程度上来讲,火的并非王菊这个人,而是“王菊”这个标签,很多暂时被圈粉的“陶渊明”们在享受过人设代入的快感之后,依旧会继续转身当“菊外人”。
毕竟,王菊只是王菊,你只是你自己。
齐悦梦想社群更文第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