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那会,突然想起以前做销售的日子,昨天早上想了很多销售的事,我尽量忍住不提,把今天的说完先。
昨天主要在想,销售的第一性是什么,凡事都有第一性,这件事恐怕早有答案。销售的第一性,就是销售自己。但我依旧觉得,这还是感官上的,或者说他太笼统了。
关于第一性的话题,还是要严肃和谨慎些,我也只说,不是,是胡适先生在《治学方法》说,大胆猜测,小心求证。
我想恐怕是信任。
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无论哪一种销售行业、模式、对象,建立信任恐怕是最为要紧的。
再说回今天早上,突然想起以前做销售的日子。
我们当时外出拜访,需要先制定拜访计划,就是说今天要去哪里,得先写下来,做成表格,发给领导。这是流程。
其实还有一道流程,就是预约。需要先打电话给这个人,然后约定好时间。比如我们一天需要拜访三家,我们还要联系各个老板,把他们的时间错峰安排。
是的,我们去安排别人的时间。这是流程。
由于我是新人,并不是新人没有资源,所以没电话可打。也确实没有资源,只有绿色再生资源,就是系统里面那些被人翻来覆去打了几年的电话,俗称……
但刚才说了,我是新人,并不是新人就可以不遵守流程,我遵守……只是跳过一些自认为没必要的环节罢了。
我没打电话。
要不是萌新呢,选三家呗,按照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原则,我选择了三家名字看起来气派、系统里资料信息齐全、离公司非常近的三家。
现在想来还想再强调一遍:要不是萌新呢?
有这样的好事,之前的人难道都瞎眼了。
所以,显而易见的,拜访计划被打回来了。领导说,特别是这第一家,也不能说希望不大吧,只能说他也去过,好几次。
我当时第一反应还以为自己抢他单子了。
要不说是萌……
后来几个老员工也凑过来,问是哪一家,看完纷纷咋舌。
说实话,压力挺大的。还没去就感觉到压力了。
退一万步……那我就到家了。
不是,退一万步,我没有谈成。好像没谈成不需要退一万步,只需要踏进去一步就行了。
那么,退一万步,我谈成了,岂不是很尴尬,岂不是很打脸,又不是拍电视剧,他们这一群人给演这么一出,你不行,他不行,我一个萌新,我一上来,我行,合适吗?
不合适,但我一去就谈下来了……
很离谱。
我去的时候没什么人,前台问我找谁,我说我不找谁。
她可能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回答,很正常,很正常,毕竟我也是第一次说。
她看我没走,我也看我没走,我感觉挺尴尬的,捡了个有的没的聊:你们老板姓…en…吧?
我一时紧张,想不起他们老板姓什么,但是话都说出去了,不能卡在一个字上吧。那样显得多像一个销售啊?虽然我是。
她果然没让我失望,她说:什吗?
我当时已经快失去意识了,我下意识回了声:eng?
是的,是个后鼻音的en。
她说:我们老板姓钟。
随后她就跑去喊:钟总,有人找。
罗翔老师说:人生大部分事情是你决定不了的。
现在回头去看,我深以为然。
老板来了,我喊他钟老板,他让我请坐。
我第一次坐那样的实木椅子,非常重,以我当时初出社会的斤两,我实在掂量不起这把椅子,当时甚至差点没能把椅子拖出来。
坐下时,我脑子一片空白,直到他问起我是谁,我才意识到,我是一名销售。
我说我们公司是……
于是就签了合同。
当然,过程还是很久的,应该说漫长,但没怎么聊到产品的事。他只是一直在问我问题,要我现在看来,他是在主动和我,应该说和我背后的公司建立信任。
印象中,我记得他很郑重又像似玩笑的问了我一句:你们这么多年,来了这么多人,谈了这么多次,都没有成功,你怎么还敢来的?
我说我是刚来的。他好像很满意。
其他的问话,就记不太清了。
事后来看,我只是拿捏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文 字 © / 浇玫的诗人
插 图 © / 浇玫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