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后的思想整理

依然是剧变。
当我认为找到了真正的自我的时候,我却没有停下来,有种力量推着我前进,让我走到了更远的地方。
我不能知道这是好是坏,也不能知道是否某一天我会回到原来的地方,嗯,我想不会回到原来的地方了,人是不可能两次经过同一条河流的,我也是如此。即便我回到了当初的思想,我也是带着更多的知识与智慧去到那里的。
就目前来说,我认为现在是更好的状态,虽然时间还不长,但我并不反感这种空闲时间几乎被填满的感觉。我撒出一张巨大的网,从捞上来的鱼中选出我最喜欢的,再去专心寻找这种鱼。就现在来看,已经有我非常喜欢的了,我希望能有更多。
我是往前走着的,不论我经过了什么地方,我清楚的明白我在前进,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没有体会到太多困难,而且我产生了一种感情,不多言说,只说这种感情也可以方便的利用起来,给我的前进之路增加持续的动力。
近期看了非常多mbti的东西,很多东西的描述和我自身的体会确实是一致的,我知道不可全信,但不得不说这种东西非常方便,它对每种人的分析也许能命中一大半,靠这个去识人是一件非常取巧的事,我想对人十分不熟悉时拿来当作第一印象未尝不可,但不能深信,也不能以这个做评判标准。则其善而从,比如其中提到了intj是有极强的自制力的,在此之前我的自制力仅限于挑选食物,得到了心理学的暗示也好,intj觉醒也好,自制力这种好东西我就从这里收下了。这些心理测试也可以拿来寻找自身的漏洞,有则改之,已有的优点,也可以更加明确,更多发挥。此前更多的我是对自己大脑的放纵,它想做什么就让它做,人生没有什么意义,做什么就无所谓了。现在觉得既然是在追求智慧,那首要的事一定是让知识填满自己空空如也的脑袋。
时间安排确实有些太紧了,以至于一直玩的阴阳师都没有多余时间打开点几下,于是直接上架卖掉,也断了自己的念想。我在游戏中取得名字叫悲剧的诞生,来自尼采的第一部著作,依然是我很难啃下来的书,但是能了解到其中的部分思想。但理解可能会太过浅显,不敢妄言。我想今年我能够把《西方哲学史》啃下来,我的目标一直都是尼采,那时我像一个病入膏肓的人,我听闻遥远的城市里有一名神医专治我这虚无病。于是我出发去那座城市,并朝四周人们打听这名神医,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得到了一些神医开过的药方,这些药方并不对我的症,但我还是熬了药喝下去。现在走在半路,我已经觉得我的病快要被治好了。而我连神医的面还没见到。我相信等我看到他开出的针对我的病症的药方时,我的思想将又会迎来一次剧变。我有些犹豫,喝下他的药,我会变成什么呢?会不会再生出其他的病呢?但我不会容许自己看着眼前的知识与智慧溜走,所以这碗药我迟早会喝下去。

思想上有些回归理性,感性的东西总会让我怀疑我做的事是否正确,理性则会给我非常明确的东西。现代社会的一切都是以理性为基础建筑起来的,学习就是一件理性的事,知识也是理性的东西。我生活到现在,我的一切观念都是由理性搭建的。上面提到的那一碗药,也许会冲垮这些,我倒是并不担心,因为即便我的一切都被冲垮,也会在同一时间建立起另一套完全不同的东西支撑我的脑袋,并不会落入深渊。这是人的变化,永远不需要害怕自己会改变,因为改变意味着有足够冲击你现在思想的观念出现,现在的思想有漏洞,不完备,才会被新的观念冲垮,而新的观念将会成为你内心世界新的建筑,直到更强力的冲击到来。所以总会有东西立在那里,它或许会被代替,但不会消失。(此处,或许会存在只有旧的思想被冲垮,而并未出现新的思想的情况。直觉告诉我会有,但我不能想象出来。)
对于理性'复辟‘,我相信这和以前也不那么一样了,我会更多考虑’感情‘,’人与人‘。这是我前面的思想留下来的东西,我虽然左摇右摆,但一次又一次都会有真正有用的东西留下来,就这样迭代下去,思维就会越来越完善,人也会越来越完整。

看着这一行一行抽象的胡乱思考,我知道我最热爱的东西,从来都没有改变。这是我一生的幸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