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的HR,最近我发现我的面试者们似乎越来越相似了。
“请问您当时是为什么选择做XX开发工程师?”
对面的人显然一愣,似乎我问这个问题显得很傻逼。
然后给出了和上一个、上上一个面试者同样的答案:互联网是大势所趋,发展前景好啊。
听遍了这样千篇一律的答案,有时候我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像是中国好声音上的导师,坐着可以转圈圈的椅子,对着学员谆谆善诱:“来,说出你的梦想。”
而对面的学员即将用已经纯熟的演技,对我用已经用烂的套路告诉我潜台词:“因为我想要钱多啊。”
尽管包裹了前景、发展等一系列的糖衣,在平台和薪酬有冲突的情况下,我发现更多的程序员还是会选择薪酬而将长远的发展放在第二位。
这不再是一个羞于谈钱的时代,大家都更喜欢摊在台面上进行明码标价的交易。我觉得这样的交流节省时间成本,减少了你来我往的揣测,是现代社会高效运行的必然结果。
对于技术人员而言,薪酬,除了保障生活的基本需要以外,也是一个证明自己技术水平的一种评价标准,但是在技术层面上,在互联网创业公司疯狂出现又疯狂死亡的现在,这种评价标准正在失真。
对于创业型没有其他保障的小公司,同等技术水平的人员,会收到比大公司更高的薪酬(顶尖互联网公司,如BAT除外),因为这部分高出的薪水,并不是对于技术的认可,而是对于公司随时会倒闭的这种高风险的补偿。
而对于身在其中的求职者,尤其是陷入机械的编程撰写的技术人员,则会非常认可薪酬=技术水平的评价标准,从而难以对自己的技术进行准确的定位。
对于只看重薪酬而不停跳槽技术水平却提升甚少的候选人来说,我有点不太明白,所谓的“发展前景好”于他们而言究竟是个什么概念。我猜想他们所说的好的发展前景,无非是有太多创业型互联网公司,市场供不应求,短期内是会有一定程度的议价空间,但是从市场规律来看,在互联网资金慢慢收缩而导致越来越多创业公司倒闭或转型的情况下,这个议价机会也在慢慢减少。失去了议价优势以后,程序员这样一个岗位的弊端也会慢慢显露:工作压力大、强度大、枯燥••••••
在一个职业的选择中,如果它的一个特点特别突出,或许这个特点可以给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打上一个标签,但摘下这个标签以后,许多问题都会暴露出来。所以我越发好奇,除了薪酬本身以外,你为什么要当程序员?
我曾经面试过三十多岁开始写代码的程序员,他回答是因为之前行业的没落,转行决定重新开始的那几个月,几乎夜夜失眠。
互联网狂风暴雨裹挟着刀刃滚滚而来的时候,好像把很多选择堵死了。这种基于生存而被迫的选择,让我觉得很沉重。
但是有很多人都面临着很多的选择,程序员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校园面试似乎更适合谈论这样的话题,当满满一桌子学生围着,问起他们对于做程序员的选择如何看待时,他们给出的理由五花八门:
“我父母支持我做这个,认为这个是潮流。”
“我堂哥是做这个,我们村儿就他混得最好。”
“我父母让我出来闯一闯,失败了再回去,他们给我安排工作。”
“我也不清楚,我朋友都做这个,我就来了。”
大部分的回答都包含着年轻的特权——迷茫。
看多了,我也就慢慢知道,职业最初的选择并没有那么多为什么,在刚毕业的时候,遍地的大学生,看起来校招的企业很多,但是综合考量地域,行业,岗位,薪酬以后,实际上留给每个人的选择少的可怜,那是一场彻底的兵荒马乱,宣讲会像是每个人恨不得在自己头顶上明码标价的超级卖场。
对于“喜不喜欢”、“如何发展”、“为什么选择”这样的问题,对于普通的应届毕业生,让他们说出所以然来,稍微有点强人所难。
有人问我,你问的这样的问题,有没有想要的标准答案呢?
我思考了一下,如果从个人角度出发的话,那我可能更倾向于听到面试者给出的回答是热爱这个岗位本身并且给出一些对于行业和自身职业规划的观点吧。
但这也仅仅是出于HR的职业病,完全不是标准答案。
——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决定录取或者淘汰某个人,这样的几率实在是太小了。对于这种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HR只是根据每个人对于问题的看法来确定岗位匹配度、企业价值观匹配度等等。而看起来虚无缥缈满是套路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在现在这个薪酬水平、业务模式差不多的行业里,成为决定员工在职时间长短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一个人究竟想要什么,或许不能决定他成功还是失败,但是能够决定的是他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能够走多远。而这个“走多远”,是作为HR对于人才判断灵敏度的衡量标准,这个灵敏度的高低是面试官成就感的来源。
所以虽然这些回答我认为都不是我个人觉得最好的,但是因为真实显得特别可贵,而我在面试过程中,真正需要了解的并不是套路,而是真实。
有一次我看到有人在简历上写:我要做守护代码的战神。
把这句话截图给从事IT行业的朋友看,问他:是不是每个程序员心中都有一个守护代码的战神?
他冷冷地回答:我的战神早就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