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
“口碑营销”作为传播的的一种工具,作者在书中对它的作用并不是很认同。然而纵观近年来的快速崛起品牌,或多或少都采用了“种草”的方式——口碑营销中的一种。互联网时代,信息比起过去更加海量,消费决策更加难做,“种草”则缩短了消费者做出决策的链路,减少了他们付出的搜寻成本,通过特定的运营方式来达到广泛传播并转化购买的目的。
为什么要刻意种草运营?
因为你做的好不代表会传播。虽然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那需要持续不断地积累、沉淀,是产品质量加上时间来达成的效果。但是现在市场太快了,没有人会等待你靠自然传播来去占领消费者心智。所以,“种草”的前提是产品有差异化的点去满足顾客需求,“种草”的关键是引起目标群体的讨论,要达成这些要求就需要有意识地规划布局。
种草和定位的关系
种草是工具,是定位的配称策略。这和特劳特老先生的观点并无二致,只是特劳特老先生低估了其作用。书中举例宝马出现在007的电影中,取得了良好的营销成果,但是现实是很多小企业没有资源去做这样的营销,也不合适一开始就直接去做这样的营销。相反,“种草”像一根杠杆,能够撬动更多的用户群体,让产品进入用户心智,占据合适的位置,带来曝光量和成交。
种草和爆品的关系
种草是传播你的产品,助力打造成爆品。爆品,从产品上一定有极致的差异化,解决客户痛点。从传播上,传播够广,进入用户的心智够深。从成交上来讲,转化率够高,用户决策够快。一款新品,要么有技术突破,要么有使用体验的巨大飞跃,要么性价比让人尖叫,总之你需要有足够的差异化来让人们作为谈资——不论是自发还是刻意投放。反过来说,如果产品没有差异化,定位错误,也就无法通过种草获得想要的效果。绝大部分情况下需要从细分赛道切入,聚焦于一点,这不仅仅是为了从产品上将差异化打造的更出色,同样是为了传播服务。聚焦于一点才能够深入人心,宽泛地去推荐产品各种性能,客户是找不到重心的,想象一下如果大家要讨论你的产品,要从一大堆功能里的哪个开始谈起呢?人们甚至想不起你所有的功能有哪些。种草,作为一种传播方式,目的是为了形成一群原点人群,为后续的起爆做准备。成交量的大小和增长率是一系列行为的结果,卖爆的产品才叫爆品。
如何种草
1.种草链路
整个营销链路是从种草(前链路)到拔草(后链路)。前链路一般流程是品牌曝光(内容合作、品牌广告)、产品种草(体验分享、产品测评)、决策支持(深度测评、知识科普)。后链路主要是通过直播、促销等方式实现销售,再到深度运营来刺激复购,维护粘性。
前链路环节,布局广度和深度并重。一般多场景布局广泛触达用户,从时事热点、娱乐消遣、知识爱好多场景覆盖。深度上,注重体验,驱动用户参与互动,营造信任感。内容是,以更加细致、科学、实用的内容为主,帮助用户做出决策。
多平台布局信息验证。想想你在搜索产品信息时会做什么?大部分人会一个平台看完再去另一个平台看看,多个平台来获取信息,直到达到心里的信任度时,就会做出消费决策。所以需要在多个平台,结合产品特性、平台调性、内容形式、达人风格等,覆盖多种类型内容,让消费者能够交叉验证,驱动用户做出最后的选择。
种草拔草不是分裂的。这个过程并非是严格按照流程来,越短的链路越好,越顺畅越好。不同平台的拔草转换方式不同,例如知乎可直接放电商外链、抖音有自己的电商点击直接进入、小红书是站外间接转化。
2.选择平台考量因素
平台属性:目标人群的契合度、流量基数、垂直领域内容和互动量等
内容机制:内容质量和深度、互动氛围、扩散能力、持续周期
投放效果:投入产出比
转化机制:组件、跳转方式、触达电商和私域
3.不同阶段种草侧重点
初创期:预算集中投入阶段,主要是为了品牌曝光,通过小范围种草占据用户心智,形成种子用户群体,快速拉新获客
成长期:此时用户量有了一定的积累,继续扩大声量的基础上注重口碑运营,促进转化
成熟期:达到较大客群规模,继续塑造和传播品牌差异化理念和价值,培养用户粘性和忠诚度
4.主流平台
1)B站
平台氛围:社区娱乐氛围浓厚,UP主粉丝粘性强
内容形式:中长视频
营销特征:由于UP主一般都是某领域达人,以针对性、高质量、娱乐化内容为主,用户互动意愿高,参与感较强,并且不反对优质UP主的“恰饭”行为
适合阶段:相对适用于成长期,通过优质深度的开箱、测评内容来获取消费者信任
2)小红书
平台氛围:颜值高有质感,生活场景体验感强,年轻女性强种草场
内容形式:图文+短视频
营销特征:垂类博主生产精致内容和真实经历分享,给用户更强的场景代入感。优势在于品牌曝光和产品种草环节
适合阶段:最适合初创期。明星KOL引流宣发,背书产品,产生兴趣;腰部KOC量大渗透圈层,广泛种草,影响心智;尾部素人深入用户内部,讨论产品使用效果,建立信任
3)知乎
平台氛围:专业性更强,信息密度高,流通周期长,问答机制覆盖各领域话题
内容形式:图文
营销特征:布局品类话题精准种草,专业人士分享内容带来强信任感,且知乎高质量内容出圈率高,容易被站外引用,适合进行科普+深度测评内容推广产品
适合阶段:初创期布局品类、品牌话题,精准种草,快速获得信任感;成长期优质深度内容助力口碑建设,带来长尾效应,持续收割用户信任
4)抖音
平台氛围:轻松娱乐氛围高,基础流量大
内容形式:短视频
营销特征:快速直观展现产品优势,营销方式多样,可结合剧情引起观众共鸣、测评获取信任、明显达人出镜提高曝光量
适合阶段:全阶段适用。曝光量大,能够快速获客,促进转化
案例
素士吹风机
爆品卖点:颜值高、高速吹风、性价比
发力平台:抖音、小红书为主阵地,抖音关联内容80%,小红书10%
投放节奏:活动、大促是投放高峰期,如8-10月(抖音818、双11预热)
商品策略:单品打爆,名字好记“小红筒”
达人策略:大量垂类腰尾部达人日常种草,稳固用户心智。大促活动期间头部达人抢占流量,快速打爆
内容策略:抖音侧重开箱测评,主打功能性种草(高速、负离子、护发等关键词),大促期间明星推广;小红书侧重感性内容,引发生活情感共鸣,突出氛围感(高颜值、生活好物、国货之光等)
借鉴
1. 投放之前搞清楚几个问题:
1) 谁需要这一类产品?这些人在哪?
2) 选哪个产品?最大的差异点在哪?差异点对用户的价值在哪?
3) 适合什么场景?
4) 产品调性如何?叫什么名字?
2. 投放节奏
根据分析文章,一般来说投放分为四个节点:蓄水期、冲刺期、拔草期和返场期,以618为例:
将6.1-6.18定为拔草期;
蓄水期:3-4月主流品牌投放已经开始明显增长,为五一、母亲节、520、618蓄水和测试;
冲刺期:5月为冲刺期,配合蓄水期测试结果,优化内容,开始扩大声量;
返场期:618之后返场活动,错开高峰定向投放,捡漏和唤醒其他用户。
3. 投放目的
越想快速打爆,越需要头部达人、明星;沉淀裂变则主要依靠尾部达人。
4. 要有个好名字
起一个契合特征、好听、有趣、朗朗上口的名字对于口口相传很重要。
5. 打造场景
尤其在种草阶段,只有让用户切身代入到使用场景中,才能进入用户心智,否则还是游离在心智之外。
6. 初创期选择合适的平台
女性化程度高的产品首选小红书;技术含量高的产品首选知乎;短平快首选抖音。
信任感建立程度:知乎【大于】小红书【大于】抖音。
决策时间越长越选择优质内容平台(价格高、产品复杂)。越简单直接,越适合短视频展示。
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打透一个平台,优于平均投放多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