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快递一山高
一步一歇往回捎
一进屋门妃子笑
无人问津老夫腰
话说前天我可能是冲动了。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下午,Niko妈说让我取个快递,后来一打岔我也忘了问有多少,就知道是给Niko买的书,又加上我还得顺路扔垃圾,就连个买菜小车都没拉。
结果到了驿站,我可傻眼了。驿站的小伙子一箱一箱给我往外搬,一边搬一边问我:“哥,您拿得了么?还挺沉呢。”
我当时云淡风轻地说了句“能拿”。结果这一路啊……反正就感觉眼前的云彩都淡了,风都轻了——累晕了。
哎,好容易挨到家,看着媳妇正好把饭做好,想着她平日里的操劳,我也没说啥。不就是家里没有下脚的地儿么,大不了我搬出去, 大不了再想办法。
可是吃饭的时候,Niko妈居然说,下个月书香节,很多书已经加车了,就等到时候抢券了。我就……
我自己虽然才疏学浅,但自认为也算个爱书人士。但分家里有地儿,别说区区几个纸箱,就给我来几个集装箱,我都能高高兴兴尽一切所能给搬回来。
可是,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受住宅面积影响很大。尤其孩子学前阶段,读书学习并不是首要任务。所以我专门找到合适的机会(夸完晚饭好吃),和Niko妈沟通了一下这个事儿。一个是也为我那天发脾气小道一歉,更重要的,划重点哦,道歉是小,更重要的是讲一讲道理。
下面我把我和Niko妈就选书依据这事儿产生的分歧大致罗列了一下,大家可以看个乐儿(评评理)。
中文故事类书籍:
正方观点:
中文之博大精深不用我过多解释,所以我在选择母语书时,最主要的是要考虑其文字水平。有的那种翻译过来的书,一看就是直译的,一点文字的美感都没有;有的则用语肤浅、粗俗,我觉得都不适合目前给孩子看。还有就是太晦涩的、超出孩子理解能力或者生活经验认知的,都不太适合。
反方观点:
画风不好的不要。
外语故事类书籍:
正方观点:
因为主要是学习语言,所以有几本经典的就够了。同水平的不要买太多,高出现在孩子水平的也不要买太多。很多书说要绝版,也没必要提前囤,因为绝版并不代表无可替代。
反方观点:
1,符合孩子当前水平的当然要多买。有的可以泛读,而且也不知道孩子真正喜欢什么,反正画风好的都可以买。
2,高出孩子当前水平的如果画风好也可以买,万一以后涨价呢。
3,要绝版的只要画风好一定要买,万一以后真没有了呢。
4,即使低于孩子当前水平,或者是画风略显低幼,但如果是画风绝美的也可以买,万一有二胎或者送人呢;再说可以给孩子读让他增加信心!
5,由于内卷,大家公认好的、流行的也要看情况买,要不别人看过咱家孩子没看过。
科普类书籍:
正方观点:
以中文为主,因为主要为了学知识,我们毕竟母语强势。选择时要注重内容,有的科普书,半天也没把问题讲透彻,反而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或是完全超出了所针对的年龄段的认知;再或者一看就是东拼西凑,根本没有清晰的思路等等,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反方观点:
1、图片震撼的——买!
2、机关精巧的——买!
3、我看不懂的——买!
4、买英文或者日文的,知识语言同时解决!
最终,鉴于家里的地位,我败下阵来……
大家都是怎么给孩子买书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