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些书我很少能深刻体会其中的道理

和书还是要讲究缘法的,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境遇,遇到一本对的书注定就是人生的转折点。看来,我和一类书的交际时机还未成熟。

偶遇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还是几月之前,不好意思,不得不承认对王小波虽在朋友圈的文章中见提到过多次,但从未看过他的书,只知道有这么个人,好像很厉害,仅此而已,其余一概不知。

我还远没达到嗜书如命的境地,因此每次看书都需要一只无形的手强摁着我的头,所幸的是这种不和谐还能坚持。第一次看《黄金时代》就恨不能一口气读完,从没看过这么直白有味儿的书,连身体平常不会调动的感官都兴奋、雄起。

一遍下来,都不知道读了点什么,还回看其中标出的精彩片段。据说这本书在看第二次的时候就会有新意,就不再局限于男人兴奋的点。可还没来得及第二遍我就已经开始了《金瓶梅》的第一遍。

在看此本书前,就早已耳闻此本书中国一大奇书。更有评论言读这本书想要相仿的就是什么小人,引以为戒的则是好榜样。我得承认,不知多少次我都想有一回那样如鱼得水的生活。有时又好奇,如果书中的生活就像爱美食一样对待,是不是连很多圣人都不会反对甚至是提倡呢?不是说“食色性也”吗?

作为书中生活的旁观者不难发现或总结出对与错,该与不该的前因后果。可是细想,多少人能在他们这种生活中做出更好呢?就像《性瘾日记》中的女主对性爱的热爱是天性使之然,有什么对与错,非要说错,就只能解释为不符合绝大多数人的传统观念。

读小说,看历史,总是会举出很多如果。如过这样,是不是结果就不会那样了?后来渐渐发现举出那么多的如果,无非是把自己置身其中,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得出自己想要的结果。整个思考过程其实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却忽视了当事人他们独一无二的思维,他们自己做的任何事对他们而言都是合理,就像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合理的一样。

多读了几个和自己想法不一致的故事,就会认识到他人行为的合理性,即使和自己的想法不能一致,就会尊重不同。

这样就不会说假如《金瓶梅》中的西门庆不这样,不那样;潘金莲不这样的话是不是就……

不会的,他们是不会按照不是他们的想法的去,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是西门庆,才是潘金莲。

不过始终我的理智都不能控制我的感官,这不也是我的本性吗?

多健康,有生气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琢玉书生阅读 877评论 0 3
  • q桑和y小姐在车站前做了个最后的拥抱,q桑知道y小姐三秒后眼泪就要落下,于是他先于这之前转身离开,他怕自己也会丢脸...
    Numbmo阅读 3,529评论 0 1
  • 文/付与笔端 一个地方,自从有了地铁 那里的人们 步子就变得又快 又认真 思想也收拾得齐齐整整 如同巨大的鱼群 迅...
    付与笔端阅读 3,701评论 2 3
  • 再婚这个问题,对于世间的饮食男女来说都不会太愿意面对。大家都跟当初刚结婚时,收到的祝福语一样,希望是“百年好合,白...
    立夏野阅读 1,683评论 0 0
  • 在简书混久了,如果不怕被其他作者砍死,也不怕被小编封杀,难免要说点实话。在自己的文章里说呢,恐怕一时半会还上不了首...
    万能的老J阅读 5,639评论 16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