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为反驳而反驳的人--杠精

儿子今天和我逛超市时,他突然问我:“你说为什么马路叫马路,明不明是人或车走的路。”

我说:“是以前马车走的,所以沿用到今天。”

他反驳说:“最开始是牛拉车。应该叫牛路。还有你知道领衔是谁吧?”

我回答:“不知道。”

他解释道:“你看了那么多电影,没发现都是领衔主演吗?领衔真厉害,演了那么多电影,却不知道他是谁。”

我问:“你这是什么理论?”

他笑笑说:“爸爸,这就是杠精理论啊。我跟你当回杠精。”

想起今天在单位里,有个客户来公司推销他们的产品。我们几个同事轮流提出各种问题。让那个客户频于应付。这是我们有个年长的同事说道:“人家的产品就是这么处理的,结果碰到我们公司一堆的杠精。”大家哈哈一笑。

杠精看来是无处不在了,也许是善意的玩笑。也许是无理的取闹。无论怎么样,杠精已经存在当前社会了。

名词解释:杠精,网络流行语,指抬杠成瘾的一类群体。不管别人说的是什么,先反驳挑刺,为了反对而反对,通过反驳别人来凸显自己的优越感,再加上“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句式的加持,基本上能成功惹翻他人。

2018年12月3日,词语“杠精”被《咬文嚼字》公布为2018十大流行语。12月19日,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在这个杠精时代,大家都是为了反驳而反驳的抬杠。没什么值得炫耀的。说道抬杠,我们的老祖宗早就为我们立派主说了。中华历史长河中,有一段百家争鸣的时代。其中就有一家---名家。他们提出了很多人们认为诡异的论断。名家“二十一事”,在战国时诸子百家中的一支,更是被以后二千多年的学者拆解分析的一种研究理论。如果不知道这个名家“二十一事”。也应该知道公孙龙子的“白马非马”的题目。

现在所谓的杠精与老祖宗比起来差的太远了。学会名家辩术事在做杠精吧。当然也要好好学习《正名》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