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别不信,聪明的孩子与普通孩子之间隔着3000万个词汇

一个女人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拥有属于自己的小孩子。当那一天终于到来时,我觉得这个小可爱真是不可思议。我每天情不自禁地对着他傻傻笑:他是我的吗?他从哪里来?他的这样子可爱,胜过所有我见过的小孩!每天眼里心里都是他,跟别人聊天,全是跟他有关的话题,睡觉时做梦也全是他。那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么幸福的母亲啊。作为一个母亲,觉得自己的孩子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独一无二的漂亮,独一无二的聪明。

是的,我无比渴望将自己唯一的孩子培养得够聪明。我没有别的办法,他还不会走,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唯有不断跟他交流,用眼神,用爱抚,用语言。对,用语言。我并不把他当不会说话的孩子,奇特的是,没多久他就非常明白我们在说什么了。他甚至才七个月就能非常明朗清晰地叫“爸爸”,不到一岁就可以说简短的话,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语言方面,他远胜跟他差不多大的孩子,甚至比他大半岁的孩子。不到三岁的时候,我们带他上街,问他上街有没有味道。他很开心地告诉我们:“有啊!”接着问他:“有什么味道呢?”当时,我以为他会回答“甜味”“咸味”这些,可是,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他非常认真地说:“三角形味道啊!”味道还有三角形的吗?味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呀。可我不到三岁的孩子竟然会用同感的手法将他逛街的味道表达出来,这不能不令我这个做母亲的称奇。

我们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老。”这句话是说,从一个才三岁孩子的言行举止可以看出他将来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老表有个小孩,快三岁了还不会主动开口说话,即使有人逗他说,也只会说简单的。老表很着急啊,生怕孩子天生有问题,到各大医院去检查,又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也找不出症结所在。就我暗中观察,发现老表两口子不太跟孩子进行沟通,自己本身有点木讷,导致孩子开口说话迟。

有专家称,人类的大脑是唯一在出生后还具有可塑性的器官,尤其是在三岁前。在这三年里,使大脑建立神经连接的具体条件是——父母的语言。


美国芝加哥大学妇科及儿科教授达娜▪萨斯金德博士曾发起过一个“3000万词汇倡议”,这个倡议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为何会“输在起跑线上”。这究竟是为何呢?调查数据显示:

靠救济金生活的家庭,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数是616个

工薪阶层家庭,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数是1251个

高收入的家庭,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数是2153个

这三个数据表明,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三岁前听到的单词数量远远少于高学历家庭的孩子。

达娜▪萨斯金德博士与贝丝▪萨斯金德博士、莱斯利▪勒万特-萨斯金德合著了一本书《父母的语言》,这是一本被5000本学术期刊转载,引起白宫重视的学术研究,也是一本送给父母的语言教育启蒙书。

《父母的语言》的作者认为,家长与孩子的对话越多,孩子的词汇量会增长得越快,孩子日后测试出来的智商会越高。

既然这样,做父母亲的,就千万不可以错过对自己孩子在幼儿时期语言能力的培养。因为,不同家庭语言环境的差距可以达到3000万个词汇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