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过了个感恩节,具体是几月几号哪国的节日也记不清了,只是它突然之间来了,又稀里糊涂地过完了,其他的暂且不说,单从节日的名字上看应该是一个值得一过的节日。
可是节日当天,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一部分同学为了感恩节的到来而奔走相告,发短信买礼物,忙的不亦乐乎。连我也深受感染,给同学发了几条祝福的短信。可另有一些同学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对那些过感恩节的人进行了严厉的口头批判与道德上的谴责,称之为崇洋媚外对传统文化的淡漠与遗忘,否则端午节又怎能被人家韩国申遗了呢?”
乍听闻之,心中亦是颇感忧虑,可是当我看到电视上的另一则新闻时却似乎又感觉到有些不对,新闻上:“春节期间,世界各地以不同的形式庆祝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看到外国人很高兴很热闹,和我们一样忙的不亦乐乎。难道他们的背后也有一些人以卫道者的身份对他们这些“崇中媚外”的行为进行着和你我一样的口诛笔伐吗?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各国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化间的交流日益增多,我们看到不仅西方的圣诞节、感恩节随着运载商品的轮船飘洋过海来到这异国他乡,我们的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也飞到了大洋彼岸落地生根。如今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一些外来文化,不管是糟粕的还是精华的,低俗的还是高雅的。对于一些人批判的态度与看法也不全无道理,在这文化交流的大潮中,总不免一些人会迷失自我,一味的求新求异而忘失自己的根本。可是难道我们因此便要盲目地排斥一切外来文化,盲目批判那些接受了外来文化的人吗?这岂不是一种自我封闭吗?
我们过洋节日流行外来文化或许更多的时候只是追求一种新鲜感,给自己一个全新的体验罢了,甚至有时候也并不理解这些舶来的文化元素里的真正文化内涵。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却能将这些陌生的新奇的文化元素同我们的传统文化内涵相结合,同我们的生活相融合从而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为我们的生活增添精彩。
文化交流中,文化的碰撞摩擦同化异化不可避免,倘若我们因此便盲目的过度担心,未免有些太小气了吧。中华文化繁衍生息五千载,不也正是在这种文化的交流摩擦碰撞中锤炼自己充实自己使自己生命力更顽强,内涵更丰富吗?作为一种文化要不断的发展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中华文明不正是以其宽广的无所不包的胸怀方成就其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生生不息吗?正所谓“海不辞细流方成其大”,唐朝正是以其海一般的广阔胸怀,兼容并蓄的思想大量吸收融合外来文化,才有了中华文化唐朝一代的异彩纷呈,光照四邻的高度繁荣。
反而抱残守缺封闭自守才是灭亡的根本。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人民,作为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的公民,我们应该具有一种文化上的自信,以一种自信开放客观理性的心态去面对外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