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推动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通化县近年来不断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通化县坚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领产业发展,各乡镇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研究,分管领导亲历亲为指导各村设立合作社,共同探索不同产业适宜的发展模式,例如:鲜食玉米产业的“企业建基地、基地联农户”发展模式、中小药材产业的“红松+中药材”产业模式、肉牛产业的“养牛-沼气-秸秆”绿色循环发展模式等,目前县域内产业覆盖蓝莓、中小药材、鲜食玉米、养鹅、食用菌、肉牛、旅游、朝鲜族特色食品等。站在新时代,发展新业态,通化县全产业链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一二三产业不断深化融合,产业竞增力也在不断加强。
优化营商环境,注入金融活水。产业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除了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支持外,通化县委组织部也与银行部门积极合作。农行通化县支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通化县产业倾斜金融政策资源,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创新产品推广“惠农e贷”等,全力支持通化县产业发展;邮储银行通化县支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面对农户资金需求主动担当,以动产质押、农担担保、信用流水、组合担保等四大模式,实现人参产业信贷产品的闭环,有效服务了人参产业。
提升服务效能,抓好产业机遇。通化县政府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促集体经济增收专班,对各个乡镇产业统筹协调、宏观指导、配合服务。针对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例如:肉牛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市场波动较大情况,及时提出低价购入建议,农户从中受益;中药材平台出现价格波动情况下,及时与安徽亳州对接,采取能卖则卖战略,农户从中受益。组织部成员日常也会去其他优秀产业发展基地进行考察,学习优秀经验,结合本地资源条件指导产业发展。
通过多方积极探索、政府提供服务、金融给予支持、党支部引领,各产业抓住机遇蓬勃发展,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的双赢局面,村干部威信高了,组织凝聚力提升了,村民致富信心足了,离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