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些感慨:在这个神奇的时代,我们见过太多人几乎在一瞬间成为了某个细分领域的佼佼者,成长速度之惊人让人叹为观止!
然,为何不是你我?
1
比如:
郑延婷(XD老师):
从高级程序员,到编程老师、从接触区块链,到自己开发平台并发行代币、从创业者,到竞选市长,每一步都是龙门跳,而这一切仅仅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怎么可以这样?
乌龙明月:
几乎每两个月搞定一项技能,离开自己作为评酒师的老本行后,从英语、演讲、写作,到编程、从开设成长课程、到去北京发展,再到参与区块链项目开发,仅仅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怎么可以这样?
郭丽芳(币户日更作者):
一位45岁的办公室主任,在币户持续写作一个多月,粉丝一万多,目前平均每日“进账”五千多,啊?还可以这样?
以上举例的都是和币圈有关的女同胞,男同胞就更多了:
写文建群兼职做的说明还在初级阶段,离职的算是标配。
从事专职交易员、创业开投资公司、组建社群推广项目、打造币圈的知识服务商等等形式都有各路精英“占据山头”。
2
但是想想,为何他们能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呢?
还是因为在机会来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已近做了很多很多相关的事情,虽然当时不是为了这次机会所准备得。
比如:
郑延婷(XD老师)从小就喜欢电脑,从打游戏开始就发现了自己的天赋,非常沉浸地玩。
后来对编程感兴趣,于是又沉浸式地学,在黑客松比赛上拿奖(编程界的顶级比赛)。
之后的编程教育自然是信手拈来(当然,也是遇到了李笑来这位贵人、伯乐)。
有编程的深厚基础,写个交易所网站不是分分钟的事吗?
(最开始是ICO.INFO,再是OTCBTC,再后来,再后来就不说了)。
乌龙明月评酒师做得挺好的,但是看到自己的偶像们都身怀绝技般拥有多项技能,于是自己开始琢磨,从英语开始每两个月搞定一项技能。
(英语-写作-演讲-编程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的四项重要技能,如都能掌握,将会如虎添翼一般)。
18个月就是9项技能呀!(英语、写作、演讲、编程、课程、投资、开发......)
郭丽芳,在单位20多年写材料的基础,加上每件事情都争取前20%的要求,奠定了她成为成功的日更作者的基础。
3
这不正是李笑来所说的那张成长的复利曲线图吗:
在里程碑的那个点之前,可能时间会很长很长,这段时间一直在积累,为了在未来才会出现的某一个机会积累,而那个机会可能需要多方面维度的技能才能把握得住。
这段时间不但很长,而且一直处在成本线以下。积累是缓慢的,时间是漫长的,但是没办法,只能一直前进。
一旦每一天把握住了那个机会,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里程碑,突破了成本线,进入极速成长阶段。
我们所看到的那些从进入我们的视野,迅速成长,到突破成本线,把我们甩得好远的人,其实和所有人一样,在过去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经历积累的阶段。
所以,我告诉我自己:
路还长着呢,踏踏实实积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