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55页

加法交换律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加法交换律,学会用加法交换律。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现学会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建模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归纳、概括加法交换律

教学准备:洋葱数学小视频《妈妈更爱谁》

一.情境导入

1.上课前观看洋葱视频《妈妈更爱谁》至52秒。通过观看视频中争论不休的小不点,你们有什么想法?你想说些什么?


(重点强调关键词:交换、不变)

2.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因为交换闹出过的笑话可不少呢?

“人牵着狗”——“狗牵着人”

“蚊子咬我”——“我咬蚊子”......

能这样换吗?

在数学中有时候也不能随便换,如:“36——63”大小还一样吗?

3.所以不光是我们的生活中,在数学当中有些时候也不能随便调换,一换大小、意思就不一样了。不过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运算中的交换问题。(板书:交换律)

二.探索新知

(一)出示情境图


四年级的同学在开展跳绳和踢毽子的活动,从图中你能获取那些数学信息?通过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二)解决问题,探究规律

1.出示问题

(1)跳绳的有多少人?

(2)女生共有多少人?

(3)参加活动的共有多少人?

2.师生研究解决第一个问题,揭示加法交换律

(1)要知道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

28+17

还可以怎样列式?

17+28

(2)不管是28+17还是17+28都是求出了什么?(一共45人)

(3)所以这两个式子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等号)

板书:28+17=17+28

(4)观察这个等式的左右两边,你有什么发现?

两个加数的位置变了,和不变。

(5)探究规律: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变吗?

举例子:学生举例子比赛...........(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总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加法交换律表示出来吗?比如:符号、图形、颜色、汉字等

3.用字母表示交换律

刚才大家想出的等式都很好,但是在数学上,我们通常用字母a和b来表示两个加数,那么加法交换律可以写成:

a+b=b+a(板书)

4.其实,加法交换律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习什么知识的时候也用了加法交换律?(加法验算时)想一想加法是如何验算的?

三.巩固练习

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

23+35=35+()  a+12=12+()        23+()=178+()    ()+98=()+56

2.仔细看一看,下面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吗?为什么?

270+380=270+380  a+960=960+a

z+m=m+z        230+28=28+320

3.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690+174=      583+68=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延伸

除了加法,乘法、除法、减法也能用运算律吗?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

28+17=45        17+28=45

28+17=17+28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a+b=b+a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