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月15日,肖战国际后援团发布公告,向众多网友和肖战本人道歉,并倡导粉丝理性追星,这件从举报A03开始的饭圈大战,又一次宣告了一个阶段的结束。
从227到现在,肖战事件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肖战粉丝举报A03到检察日报发文前,这个阶段,是以肖战粉丝和游戏圈、动漫圈、同人圈等的网友大战为主,一方死命护着割割,一方狙代言,开发票,大家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为了维护自家割割的尊严,肖战粉丝甚至开始了赎罪式追星。
第二阶段,3月11日,检察日报连发五篇文章,从多个角度探讨肖战粉丝追星的行为。之后,光明日报、文化月刊、南方日报等一系列纸媒纷纷跟上,而面对这些纸媒的追问和分析,肖战粉丝也做出了啼笑皆非的回应,比如检察日报不懂法、文化月刊没文化、南方周报是营销号等言论。至此,肖战粉丝所引发的饭圈讨论,从网络大战,开始转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社会性的事件。
第三阶段,4月25日,肖战在多个平台发布单曲《光点》,4天销售额破亿,并且在豆瓣创下了比国歌都要高的10分的评分。
在这个史无前例的成绩背后,是随之爆出的最低要买105张的氪金要求,之后,佛山公共频道、江西卫视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在全国疫情肆虐,很多家庭收入受限的情况下,饭圈的这种不顾自身经济状况,疯狂追星,甚至因为父母没有给购买专辑的钱而和父母反目的行为。
让肖战事件,从一开始的饭圈行为,转变为饭圈对青少年的影响,但主流的讨论,依然是针对饭圈行为的讨论。
第四阶段,5月10日,小学老师组织班上学生为肖战应援的视频爆出,随后,中国历史研究院发微博对此事进行评论,认为这个行为折射了教育管理漏洞,
随后,肖战粉丝发文三问中国历史研究院。
肖战终于发声,要求粉丝把工作生活放在追星前面,说自己不需要应援。
之后,爆出济宁老师在上课前放肖战的《光点》,学生说了一句肖战必糊,遭到了老师的批评教育,事后,老师得意洋洋的把批评教育的截图发了微博,而在之后,更爆出有老师用两个小时的上课时间,向学生讲解自己为什么拖家带口粉肖战,并向学生安利肖战的事件,同时,微博上,肖战粉丝中的教师天团也浮出水面。
5月13日,人民日报“饭圈不能圈一切,尤其是孩子们的课堂”微博,随后,肖战转发此微博。
然而,就在同天,肖战登上博客天下杂志,肖战粉丝再次发起购买博客天下的活动。
这个阶段,肖战事件,已经从一个饭圈行为的探讨,发展成为国家之基石,青少年教育问题的大问题。
5月15日,肖战后援会发布公告,向肖战及广大网友道歉,倡导粉丝理性追星。
在这两个多月中,从广大网友到地方媒体,再到党媒和中央,都被肖战粉丝质问为什么要针对他们的割割,他们花钱、假装自杀、做赎罪券,十问之后又三问,甚至在人民日报微博下疯狂控评,饭圈的癫狂和极端,在他们的身上,一览无余。
而在粉丝疯狂的要保护自己割割的时候,他们的割割在做什么呢?
整个三月,他都在闭关,从未发声。
4月份,他发了血梅图,唱了红梅赞,用光点薅了1亿,唯一一次发声,是因为怕粉丝得罪何炅老师,影响到他自己。
5月份,他在专访中切割了粉丝,说自己不能管理粉丝,然后去北京卫视唱了竹石,只有在被中国历史研究院和人民日报评论后,才敷衍的发了两条微博,一条说明自己不用应援,一条极不走心的转发。
这一切都只因为在粉丝眼里,他们和割割是尊严的共同体,而在割割眼里,粉丝只是待割的韭菜而已。
肖战的粉丝和肖战,就是这样一个不平衡的尊严共同体。
肖战的名声、成绩、形象,就是肖战粉丝的尊严,是他们心中最神圣不可撼动的存在。
那么,这个不平衡的尊严共同体是怎么形成的呢?
首先,肖战粉丝是比较年轻的,很多还都在上学。
学生阶段最缺的是什么?尊严!
在经济上,这个阶段的人群,还没有自己的收入渠道,需要依赖家庭,
经济地位决定上层建筑,所以说,这些孩子们的话语权可想而知,
在心理上,按照我国大多数家庭教育的情况,他们的观点,不太会引起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和认同。
同时还面临着来自老师、家长、长辈,比自己学习更好的同学的压力。
每个人都需要排解压力的,这个和年龄无关。
成年人是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并且也有手段去排解自己的压力。
但这些孩子是不能的,他们需要给自己找一个寄托。
在寻找这个寄托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在大数据时代中,非常常见的一个现象。
数据茧房。
现在我们打开任何一款APP,淘宝、知乎、B站、今日头条、百度,只要你搜过看过某个内容,那么后面的推荐,就铺天盖地的都是几乎同样的内容。
大家可以做一个实验,在知乎和B站,搜肖战的安利视频,也不用多看,每天一两个,然后对于那些说肖战不好的,都点不喜欢,坚持一个星期后,你的所有平台应该会只剩下那些说肖战很好,肖战值得喜欢的声音了。
作为经历过社会毒打的社会人,都无法完全摆脱数据茧房的影响。
那些还在初中、高中的肖战粉丝,这种单一数据来源的洗脑效果,可想而知。
于是在各类社交软件上,肖战团队打造了肖战这个帅气、阳光、温柔的大男孩,各路营销号交叉吹捧,
因为所有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喜爱,在这种铺天盖地的营销下,总有一个机会能让这些孩子们看见肖战。
然后在看了一次之后,他们所有社交软件中,就会充斥着关于肖战的各种推荐,看的越多,推荐的就越多。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每天看到的,就是他们喜欢的,然后因为喜欢,他们点击越来越多的同类型的内容,平台根据他们的点击,推送越来越多的同类型的内容,这就导致他们接受到的信息、观点越来越单一。
久而久之,这些单一的信息和观点,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他们评价事物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肖战割割是最美好的,他没有缺点。数据茧房就形成了。
有了这个数据茧房形成粉丝基础,肖战的团队再根据平台的算法,引导粉丝去给割割刷数据,让肖战的各项数据都遥遥领先于圈内同行。
这个领先,会成为粉丝无上的荣耀。
所有参与的粉丝,都会因为这个荣耀获得极大的满足感。
想想看,这些没有经济实力,没有话语权的年轻人,通过刷数据让自己所支持的割割成为了业界第一,这样的成就感,较之于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压力,哪一个更让人沉迷?
在这个共同体中,不需要你长的漂亮,不需要你学习好,你只要每天群里多活跃活跃,只要跟着粉头的引导,刷刷数据和评论,只要随时安利割割,就会有人称赞你做的好,就会有人告诉你你很棒,很优秀。他们可以很容易的就获得在现实中无法获得的尊严。
于是在营销号、刷出来的优秀数据表现、粉丝群体的互相鼓励中,粉丝和肖战,就成为一个尊严的共同体。
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打榜、控评、刷数据、氪金、举报,肖战团队引导者肖战粉丝,一次次赢得了和质疑者的战斗,这个尊严的共同体越来越牢固,也越来越偏执。
而在偏执的同时,这个群体辨是非、明事理的能力,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原因,先天不足。就算有一些理智粉,也会在这个群体的裹挟下,被同化为相同的立场。
这个立场就是,割割是因为我们的支持才红的,割割都是对的,所以我们喜欢割割这个行为也是对的。
在这个立场中,肖战和其他的艺人已经略有不同,这个不同的点在于,肖战的粉丝,是把肖战看成自己捧红的艺人,而且这个艺人长的帅,有才,性格还好,也就是南方日报所说的,完美婴儿。
所以从227开始,从网友开始质疑肖战为什么不引导粉丝开始,一直到后面的几个十问三问,到蹭公益,到氪金买单曲,到课堂安利,粉丝之所以如此狂热,就是因为在他们眼中,不是肖战受到了质疑,而是他们这个共同体受到了质疑,他们要维护这个共同体。
所以在这些粉丝的眼中,肖战的尊严重于泰山,他们不管质疑者的身份是什么,不管质疑者后面代表是什么,只要质疑,那我们就打回去,一直以来,我们都是这样子打回去的,我们一直在赢。
割割我们在,不要怕。
而面对这些狂热的粉丝,肖战不敢发声。
因为他需要粉丝数量和粉丝刷出来的数据来获得更好的资源,需要粉丝氪金而带来的收入,这些,是他全部的收入来源,是他还能作为一个商品,享受被千万人膜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的唯一依仗。
是的,粉丝是肖战的唯一依仗。
他不像那些老一辈的偶像,如同周杰伦一样,著作等身,
他也不像杨紫,从《家有儿女》到《战长沙》,有被人熟知的影视剧。
他更不像TF三人组,几乎是全国人民看着长大的,而长大后,三人也各有成就。
他们的依仗,是自己的唱功、创作功底、演技。
而这些,肖战都没有,演技一般、唱功平平。他是通过打造人设-营销造势-引导粉丝控评刷数据-人设稳固这个链条生产出来的一个没有作品,没有演技,没有唱作实力的明星,一个娱乐产业的流水线商品。
他只有依靠这些粉丝的不断安利,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粉丝,然后他才能去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
没有了这些粉丝,他也不过是一个30岁的普通青年而已。
所以他不敢发声。
所以从227到515,越来越心虚。
他害怕粉丝触怒何炅老师,说,给大家添堵了,不要伤害别人。
他害怕中国历史研究院给他安上动摇国家教育根本的帽子,说,我不需要应援。
他害怕人民日报追责煽动学生追星,说饭圈不能圈一切。
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他是纠结的,
他一边害怕粉丝忘了他,一边又害怕国家封杀他。
所以他唱歌,发歌,发图,上电视台,上杂志,做专访,让粉丝知道,他依然在活动,他需要粉丝的支持。
但是同时,他又说自己管理不了粉丝,他的后援会更是直接把他与他的粉丝切割开。
粉丝对于他来说,就是获取资源和金钱的工具,也是他唯一的工具,他舍不得放弃,
但是他又怕被粉丝牵连,所以又极力表明,粉丝行为和他无关。
于是他的粉丝们花了钱支持他,花了时间去发微博去控评,去挑战国家机关支持他,换来的,却是一句,粉丝行为和他无关。
这个尊严的共同体,肖战就如同白莲花一样,水上面的部分,高洁素雅至极,而水下面的部分,肮脏腥臭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