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媒体的报道,12月13日国际关系学院的储殷教授因为一句话走红,在这个题为《婚姻对富人没意义对穷人很残酷》的视频节目中,储殷教授表示,婚姻制度对富人阶层有意义吗?对他的财产继承来说,是有意义的,但是到了富裕的阶层,一般情况下,他们不太要求婚姻的忠实度了,这一段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
婚姻对穷人,也很残酷,因为富人存在着性奢靡,是靠花钱买,而穷人存在着性散乱,因为他维持不住稳定的性关系,稳定的性关系是要供养的。所以婚姻往往是中不溜秋这个阶段,大家条件都那样,能找一个对你好的人,两个人帮衬着过日子,构成一个稳定的人口抚养结构、人口生产单位,来解决生活成本的问题。
这个看上去有些大逆不道的话,我们到底该怎么看?这个说法虽然看上去很不符合我们日常的观念,也有一些违背中国的传统伦理,但是实际上这个说法却说的非常正确,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要把它放在人类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宏观大环境中来看。
首先,我们要明白婚姻制度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我们把历史回溯到远古时代,实际上是没有婚姻制度的远古时代,我们可以看到最古老的,比如说中国云南边界泸沽湖的卢梭人,他们实际上是母系社会,在这个母系社会之中基本上不存在婚姻制度,大多数人采用的都是所谓走婚制,什么叫走婚制呢?就是这个婚姻是非常临时的一个情况,而孩子只和母系有关,属于和母系的家里进行培养,其实这就是最早期的婚姻制度,早期在原始社会之中实际上是不存在婚姻的,因为对于当时来说,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大家根本不需要婚姻,所以各个部落都是部落之间统一培养。直到历史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基本上进入了封建时代之后,婚姻制度才开始在世界各地开始普及开了,为什么这个时候开始有婚姻制度了呢?这是因为人类开始进入了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在这个生产方式之中,基本上一家一户耕种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在这样的情况下,婚姻制度就开始有其非常重要的意义,开始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这才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婚姻的制度。
其次,我们再来看储教授现在的这个说法,虽然我们说婚姻制度从封建时代开始就已经形成,并且已经固化为我们当前的一个社会模式,但是从长期生产力的发展角度来看,越是生产力富集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富豪,实际上他在婚姻上面的支配权就会越多,所以我们看到基本上世界各地以及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富豪基都会有不止一个情人,即使是在欧洲皇室之中,我们看到在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欧洲皇室的君主也都不止一个自己的情人。而对于贫穷的人来说,婚姻则缺乏足够的物质基础进行维系,我们中国有一句说法叫贫贱夫妻百事哀,是为什么我们说在贫穷的状态之下,实际上婚姻的稳定性也是非常差。
第三,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待婚姻制度的发展?实际上婚姻制度归根结底是一种生产力状态下的特殊制度安排,所以从长期的角度来看,未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婚姻制度有可能也会发生改变,特别是在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里面,对于这方面也有一定的论述,但是从目前来看当前的婚姻制度是符合我们当前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的,所以对于目前来说,我们虽然可以从学术的角度进行探讨,但是婚姻制度对于稳定中国的积极意义还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