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作为一个产品新人,能够参加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 举办的 Design Hackathon 活动。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业内人士,也认识了一起在产品路上前进的小伙伴们。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产品相关的线下沙龙聚会,也算是体验了一把产品经理的工作吧。下文是对这次活动的体验心得,顺便也对我们组的产品方案进行分析。
活动以分组的方式进行,每6个人为一组,按照 寻找痛点(10 mins) -> 头脑风暴(18 mins) -> 方案分类(30 mins) -> 产品设计(60 mins) -> 产品展示(15 mins) 的流程进行。
活动主题:如何使人坚持运动?
寻找痛点
环节要求:找出主题中存在的痛点,并写出来,组内暂时不需交流,限时3分钟。
首先拿到这个主题,按照产品的思路,将主题进行细分,以下是我的思路。题目有3个关键词:人、坚持、运动。以下便是我的细分思路,当然这样的考虑肯定是不周全的。细分的目的是寻找一个点,我们的产品将从这一点切入,所以这样考虑并无大碍。
头脑风暴
环节要求:在便利贴上写上对于痛点的解决方案,贴到A4纸上,3分钟过后将A4纸传给下一位队友,并接过上一位队友传过来的A4纸,继续针对痛点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种头脑风暴的方式将极大地激发你的灵感。当你看到队友的解决方案,往往会给你启发,使你迸发出新的idea。
方案分类
环节要求:对解决方案进行整理分类,限时30分。
经过头脑风暴,组内的解决方案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我们把解决方案按照以上方式分类,环节限时是30分钟,实际上仅仅对于分类而言,15分钟就已经足够。剩下的时间可以用于讨论产品的设计了。
产品设计
环节要求:完成产品的设计,输出可以是草图、线框图、PPT等。限时60分钟。
短暂的茶歇后,我们便开始了产品设计环节。组内讨论、思维碰撞、灵感突现,都是这一环节的关键词。我是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在这一环节,我深深地感受到文理科思维方式的碰撞。与理工科严谨的思维相比,我发现文科生的思维发散得很开。当我在思考产品定位和用户定位的时候,队友们就可以想到功能点、UI的设计上了。思维发散的好处是能容易产生新点子,而坏处是没有逻辑和框架,容易走偏。这两种思维并没有优劣之分,相反,我认为这两种思维必须要产生碰撞,才能擦出创新的火花。因此我认为不同思维方式的队员们的组内讨论是非常必要的。
在这个环节里,我们首先进行用户定位,产品定位的用户群是白领上班族和死宅族,他们的消费力较强,且缺乏运动,导致亚健康。这为我们之后的商业模式开展打下了铺垫。
然后,我们按照方案分类,把产品的功能模块进行优先级排序。
我们的排序依据是:用户使用你的产品初衷就是为了解决某些问题,因此专业服务和工具类的优先级是最高的,它能满足用户的初衷把用户吸引过来。激励机制和社交模块是用户坚持计划和增强粘性的原因,它起着留住用户的效果,因此放在次要地位。这样,我们的产品定位就明确了:以专业服务为中心,工具类履行执行专业服务提供的计划,通过激励机制使用户坚持,社交模块负责增强用户粘性,用户通过它能找到一起运动的小伙伴,形成良好的健身氛围。
接下来分别对以上4个模块进行功能设计。我们组2人负责专业服务和社交模块的设计,2人负责工具类以及激励机制的设计,1人负责输出产品方案。功能模块的讲解将在下一环节介绍。
最后是商业模式的制定,本来还想把吉祥物也画一画,可惜时间不够哈。
哦,对了,我们产品的名字叫:Fitter。
产品展示
环节要求:7分钟进行产品展示,3分钟进行现场问答。
先来看看我们组的产品最终方案。要感谢我们组的手绘达人哈!
对于1、2点我便不再复述了。
工具类模块
第3点是我们的App首屏,也就是工具类这一模块。用户首次使用产品,注册时会填写简单的个人信息,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运动时间、运动成本等。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我们的产品会提供给用户针对性的健身方案,为了提高选择性,方案可以有多个,用户可以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方案成为每日的健身计划。计划会给用户设定目标,当用户在一段时间内都完成计划目标时,系统会对用户进行再次评估和循环评分,动态地为用户调整健身计划。
专业服务
在工具类模块里,系统会根据用户信息自动推荐适合的健身方案,但我们知道,每个人身体状况是不一样的,而且自动推荐系统也不可能做到十分精确,因此我们的专业服务模块就应运而生了,即个性化健身定制计划。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一模块,我们先谈谈产品的商业模式。作为平台,我们可以采用O2O的方式连接用户和教练这两个群体,平台和教练采用3:7比例分成健身佣金。我们为用户提供了半个月的体验试用计划,用户可以小有成效后再决定是否参加收费计划。由于健身是一个坚持才能见效果的运动,因此月会员计划和年会员计划十分适合产品的商业模式。
用户可以根据热度、教练擅长领域、地点等选择自己喜欢的教练。教练的优劣,用户可以通过官方认证(分等级)和用户反馈两个方面去掂量。为了保证用户反馈这一块的质量,只有参加该教练健身计划的收费用户才能进行评价,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恶意刷评价的情况发生。另外,用户每完成一个阶段的计划后,可以进行一次阶段评价,最后完成总计划后可以进行一次总评。其余时候都不能进行评价,以保证评价质量。
用户参与个性化定制计划后,教练可以对用户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和了解,给出针对性的健身计划。用户可以在工具类中查看每日、每周、每月的健身计划完成情况。
激励机制和社交模块
激励机制我们将分为正、反两方面去刺激用户。
正面是每当用户完成阶段计划后,可以获得积分,用于线下兑奖或线上会费的折算。
反面的灵感来自于微信运动,用户可以和好友晒成果进行PK,看谁没有完成计划,如果PK输掉,你的头像、运动宣言、甚至是app打开界面都可以任对方处置。想想你的头像被好友换成一个猪头,或者运动宣言被别人恶搞,不好受吧?产品利用用户的“报复心理”,激发用户的好斗心态,使用户坚持下去。
最后我们进行了竞品分析(貌似只有我们组考虑到这点,哈哈~),瘦瘦、约跑吧、7-Min Workout都是市场上有力的竞争者。
以上便是我们组一下午的活动成果,由于时间有限,方案肯定有疏忽之处,望大家谅解。
总结
今天各组的输出方案质量都很高,加上大家也很热情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因此对演讲时间难以把握,建议主办方可以在大屏幕上显示时间,以便大家都能够看到,利于时间的把握。对于7分钟的演讲时间,可以延长至10 ~ 15分钟,提问时间也可以由3分钟延长至5 ~ 10分钟。
对于我个人而言,很喜欢参加这样的线下活动,喜欢通过思维碰撞产出的方案成果。我们组队员们来自不同背景,很nice,很容易相处,很高兴能认识你们,希望以后大家能多多交流。
最后,希望与各位奋斗在产品路上的人,共勉!
本文已投稿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点击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