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生产力特训营成长记录-感恩遇见

今天是2020年3月12日,植树节。

关于植树节,有一句励志警言:种一棵树的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回想去年冬天,我在另外一个读书社群认识的一位姐姐,特别建议我来参见樊登读书营;回想去年夏天的某个宁静的午后,我觉得我应该培养一个读书的好习惯。所以,最开始的一颗种子,在那个阳光洒满房间的午后播下。因为读书,与天南地北的女性朋友们聊职业,聊家庭,聊亲子育儿;因为读书,有了温暖的书友,拉着我来到了樊登读书营,认识到更多优秀但还那么努力的书友们。

感恩遇见。

在这之前,每当问到关于个人兴趣爱好的时候,我想了想,我喜欢读书。再深思下:除了初高中的时候,因为崇拜语文老师,读了很多书之外,之后的时间里,已经没有怎么好好的读过什么书了。细数这近10年的读书量少到连自己都震惊。

当然“为了读书而读书”,不是来读书营的最终目的,但确实是一个好的习惯开启的方式。在我也不确定自己能否坚持的情况下,我需要找个“监督人”,如同《掌控习惯》书中所说,找到其他人一起参与进来,督促培养好习惯。所以,来到读书营,我的初心特别的简单:就是安安心心,踏踏实实的好好看书。

然而,开营之后的几天,我突然非常不适应。因为特训营的口号是:链接更强的书友,成为更牛的自己。在班级里,有特别多的活动和职能分配,信息轰炸的突然措手不及。因为也没理解好职能官的报名情况就报名了内容组,但最后也没有参与到内容组的工作中去。看到非常多热心的书友们,群策群力的为班级做贡献,一直非常抱歉自己的工作态度。

纠结的心态,也影响到了自己的读书输出状态。意识到这一点后,回想下我参训的初心:培养读书习惯,好好读书。那就先做好自己吧,起码每一天都做到认真读书,持续输出,不拖3组的后腿。

刚开始还觉得两天一本书的节奏是不是太有压力了,可是按照读书日程表来做,竟然10本书就这么顺利的读完了。每天起来,读书已然成为了必做事宜,找个空间和空闲,拿起书本就读。现在回想,这是一种怎样的力量?这是同行的力量,你并不孤单。

更何况,还要输出打卡,就像大家都做好了一样点心,拿出来大家一起品味一样。输出打卡,并不是一种僵硬的任务,而是期待大家汇聚的喜悦了。总是希望,自己能写的更好些,更有趣有料些,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从最开始的列提纲大义,到后面渐渐融入自己的一些故事,再后面能够启动联机能力,把在读的书和已读过的书联系起来去阐述一个主题。。。。。。在这个过程中,品读其他书友的打卡,除了深深的佩服之外,也借鉴了很多书友的表达思路。

如今,训练营接近尾声。然而,结束,更是新的开始。走过这短短的1个月,更容易拿起书了,更愿意去读不同类型的书了,更懂得如何去品读一本书了,也更愿意去写下来或者说出来,分享自己的收获了。

读书营结营了,读书不结营。

最想感谢的人是过去的那个自己。总是在不足的时候,懂得补救和成长;总是在混沌的时候,明白要跳脱出来;总是在纠结的时候,果断的选择尝试和改变…….因为有你,才有现在的我。

也特别感谢一路相知相伴的读书朋友们,一直给与鼓励,支持,理解和指导。

没有金句,过好这一生。哈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