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图书馆看《古文观止》时,遇到一位大叔来搭讪,他欣喜的说自己也在读这本书,并好奇的问我为什么也在看这本书,因为我看起来不像是会读这种书的年纪。
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支支吾吾的说,最近就是想读一读古文,感受一下传统文化。
没曾想,大叔仿佛遇到了知己,开始和我细说起多数我还没读到的篇章。想来这本书他已经读过很多遍了,现在充满了想与人分享的期待,凑巧我就拿着书坐在了他的对面···不得不说真的很巧。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社恐们的不安感。生活中的我还蛮多话的,但当阅读时,整个人反而会切换到静默的状态。思想在快速运转,不希望被突然打断,毕竟书里的世界已经很精彩了。想必大叔是个很爱书的人,冲这个共同点,我花时间听他讲了一小时的古文课,也算是收获颇丰。
《古文观止》是在豆瓣一篇教写作的文章里看到的,作者屡次提到这本书,大力推崇里面的文章,多出自古代大家之作,严肃写作的人可多多诵读,对提升文感很有帮助。我自知自己文史知识的薄弱,立刻买来读,但这些讲述起来实在有些啰嗦,还是选个简单的话搪塞过去吧。
说到这本书,全书222篇古文,部分文章在课堂上学习过,但时间过去这么久,词句已忘了大半。第一篇读着还费力,当仔细研读几篇,掌握了一些古汉语的意思后,阅读就开始变得有趣起来。当读熟之后再出声朗读,那种朗朗上口,铿锵有力的感觉真令人如痴如醉。为什么上学的时候我没发现这些文章的美呢?
每个爱阅读的人,书架上的书只会越买越多,书虽然看不完,但单本书会越读越薄。前段时间在一本书里读到:”最有价值的阅读是重读。“每一遍都可以从书中发现之前忽略的点,静静感受思想流动的美。
读书,其实是一件比较私密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以前看到知乎上推荐的优秀书单,我会很心急的一一买来看,读完一些后感觉这种阅读方法太过散漫,这个过程是被人牵着走的。
和一本书的缘分,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阅读的过程中作者的推荐,突然而起的某个念头,当下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或是亲朋好友的相赠等等,只要阅读和思考在继续,那么它们就会带你找到下一本想读的书。
也有一些书,就是想读,真要说出原因来,反倒不知道如何回答了,就像喜欢一个人时,别人问你喜欢人家什么,你心里明明欢喜,觉得哪里都还好,可具体说出点什么来,好像又无法表达全部情感,最后大多只剩下一些表面的夸赞,如人美心善之类。喜欢也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说出来的理由也不代表真实的想法。
虽然不喜欢在阅读的时候被打断,但也很感激大叔引发自己思考了这么多。通过这段时间的阅读写作,我可以明显感觉出自己的进步。即使我还不可以说的很明白,但在听上已经不太费力了,希望有一天也可以如大叔一样侃侃而谈出自己的观点。
感谢生活中每一次恰到好处的偶遇。愿我们都在热爱里找寻到新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