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当第一阵寒风掠过窗棂,卷起阶前最后几片残黄的落叶,日历便翻到了立冬。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标志着孟冬时节的正式开启,天地间褪去了秋的斑斓,渐次归于沉静。古人云:“立冬,十月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此时节,草木凋零,蛰虫休眠,大自然以一种从容的姿态,收纳起一年的繁盛,静待来春的新生。而人间烟火里,也藏着与冬相拥的温暖与智慧。

记忆里的立冬,总伴着外婆厨房里飘来的香气。北方的冬天来得早,立冬过后,气温骤降,外婆便会提前备好羊肉、萝卜和当归,在砂锅里慢炖。炉火跳跃,汤汁咕嘟咕嘟冒着气泡,羊肉的鲜香混合着萝卜的清甜,漫出厨房,弥漫在整个小院。放学回家的路上,裹紧棉衣,踩着地上薄薄的白霜,远远望见家中烟囱升起的袅袅炊烟,心里便暖烘烘的。进门洗去一身寒气,接过外婆递来的一碗羊肉汤,滚烫的汤汁滑入喉咙,暖意从胃里蔓延至四肢百骸,所有的寒冷与疲惫都烟消云散。外婆常说:“立冬补冬,补嘴空。” 这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不仅是味蕾的满足,更是长辈对晚辈最朴素的关爱,是刻在骨子里的节气仪式感。

如今身在都市,立冬的仪式感虽有不同,却依旧温暖。清晨出门,街头的梧桐树褪去了最后一片叶子,枝桠疏朗,映衬着灰蒙蒙的天空,别有一番萧瑟之美。路边的早餐店门口,热气腾腾的包子、油条香气扑鼻,人们呵着白气,排队买一份热乎的早餐,开启新的一天。办公室里,同事们会分享带来的炒花生、烤红薯,香甜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驱散了空调房的干燥与寒冷。傍晚下班,华灯初上,霓虹灯在寒风中闪烁,行人们裹紧大衣,步履匆匆,奔向各自的温暖港湾。回到家中,煮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家人围坐一桌,聊聊工作与生活,窗外寒风呼啸,屋内灯火可亲,便是立冬最惬意的时光。

立冬不仅是饮食上的进补,更是心灵的沉淀。秋日的喧嚣渐渐远去,冬日的沉静让人有了更多独处的时间。闲暇时,泡一杯热茶,坐在窗边,看窗外落叶纷飞,听寒风呼啸,内心反而变得格外平静。可以静下心来读一本搁置已久的书,在文字的世界里寻找慰藉;可以整理一年来的思绪,复盘得失,规划未来;也可以与家人朋友促膝长谈,分享喜怒哀乐。冬日的沉静,不是停滞不前,而是积蓄力量,正如大自然的万物,在寒冷中默默积蓄能量,等待春天的绽放。

立冬也藏着对未来的期许。古人认为,立冬是“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时节,也是休养生息、孕育希望的开始。田间的庄稼早已收割完毕,农民们将种子妥善保存,期待来年的丰收;树木褪去枝叶,减少水分蒸发,只为在寒冬中坚守,等待春天的抽枝发芽。而我们每个人,也在这个时节整理心情,积蓄力量,为来年的奋斗做好准备。正如雪莱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立冬的寒冷,是对生命的考验,也是对希望的孕育。

站在立冬的节点上,回望过去,春的懵懂、夏的热烈、秋的丰盈,都已成为珍贵的回忆;展望未来,冬的沉静、春的希望、夏的繁盛,都在不远处静静等待。立冬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它教会我们在寒冷中坚守,在沉静中沉淀,在等待中积蓄力量。

愿这个冬天,我们都能有一炉烟火暖身,有半阙清欢养心,在岁月的流转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温暖与成长。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都能带着积蓄的力量,绽放出最美的姿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