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晶亮亮晶晶,一闪一闪放光明!
1
初到湖北已月余,每顿饭皆在住宿的宾馆餐厅聚桌而食,厨师估计也就那一两个,每餐饭的品种和口味都大致相同。
每次吃饭都能先听到大家伙儿围桌吐槽一番,什么“又是这道菜”“这个应该炒肉不应该清炒”等等,最经典的一道菜被大家成为:辣椒炒辣椒。
围桌吃饭的人有南上的有北下的,口味儿自然不同,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一桌子饭菜想要把这几种口味做全乎儿了?
难!
到湖北之前吃了三个月的甜食,就连馒头都是用糖活(四声)儿的,广东的同事说:没有加糖呀!没有甜味的!
习惯真的是个很可怕的东西,破坏了习惯能够使人生病、上火,甚至寝室难安难以入睡。这不是杜撰的想象的,这是同事的真实反应。
北方人喜吃重口味的饭菜,够咸够辣够料多才能叫做饕餮。南方人口味清淡偏甜少盐,一点儿的辣和咸都逃不过他们的味蕾。
2
记得16岁出门上学时,吃惯了老妈做的饭菜,一吃大食堂觉得真是世间最美味的食物,放开肚皮将自己成功吃成了140斤的小胖妞,第二年就开始喜欢校门口的小吃,黄瓜咸菜配着小包子、鸡蛋炒米饭,有一段时间竟然对方便面情有独钟,九十年代的方便面独属华丰牌,不泡干吃,尤其喜欢半夜熄灯之后吃,饿呀!那声音真叫一个不把老鼠引来不罢休的意味。
火腿肠在那个时候吃够了,直接吃、泡面吃、蘸着辣酱吃,鸡肉味、猪肉味,稀奇古怪的味都是我们的首选,生怕错过了自己的最爱,后遗症就是现在提不起一点儿的兴趣了。
爱上辣椒也是那个时候,食堂的大锅菜吃的肚子里没油水,和同屋的两个吃货去吃了一碗清汤面,配上一碟子红红艳艳的辣椒油,清汤面里有葱花和香油,让辣椒油的红艳漂浮在面汤之上,就剩下用纸巾擦嘴巴擦鼻涕的份儿了。
至此一发不可收拾!
那时候年少,加上我不是挑食的人,学校食堂的饭菜都能把我培养成140斤,还有什么我不能接受的吃食吗?!
也许因为不挑食,还有从小就在外吃过太多不同的饭菜,如今在这个离家乡很近的地方,反而觉得饮食方面很是习惯自然。
说回现下的饭菜确实有点诡异,清炒雪里蕻,不放辣椒葱姜蒜,纯清炒;土豆丝、豆芽不放醋不放辣椒;餐桌上永远是米饭和稀饭......
有天我突然想喝面疙瘩汤,说给服务员听,服务员说:我知道的!我去过北方,知道怎么做,我去和厨师说!
一会工夫疙瘩汤来了,南方的师傅们没吃过,北方师傅热情将汤盆推至他们面前让他们先盛,看得出来北方人都爱这个最平民化的吃食,意料之中,那天的疙瘩汤盆干碗净。
其实,也确实为难厨师了,有人说太辣,有人说太咸,就会有人说不够辣不够咸,怎么做?
无解!
3
大家伙都知道出门在外能将就就先将就了吧!可这个身体真真是不争气呀!肠胃在自己的肚子里反抗不工作,这就算是好的了,有的竟然会出现了病症,需要打针吃药,大家只剩下说一句:身不由己!
无奈之下,厨师只好取个黄金分割点,找个平衡,要说厨师炒菜水平有多高的话,倒不如说厨师调理口味、平衡吃客的水平高了。
负责我们住宿和饮食的小姑娘很是热情,经常会询问饭菜需要哪些改变、晾衣服怎么解决、饮用水什么时候换等等,弄得我们都不好意思提太多要求和意见了,毕竟众口难调,难为了他人同时也是为难了自己。
就我而言,东北的酸菜饺子、锅包肉、溜肉段是年少时最解馋的,川菜的水煮鱼、麻婆豆腐、火锅是最能开胃的,西北的拉面和大盘鸡是时不常调剂品,广东清淡的海鲜汤是养生的最佳,来到了湖北,小龙虾和螺狮又成了夜市拍档的首选。
都说离心最近的是胃,这两个难兄难弟,在思乡的时候总是会一起有反应,心在思念那个地方那里的人,胃的功能就是思念那里的佳肴了。
每种饮食风格都代表着一个思乡的情怀,习惯易改,思乡情难变。
我们吃的是饭菜吗?!
不!
我们吃的是思念!
-END-
作者简介:晶晶亮,典型的狮子座女,做不了一飞冲天的鹰,就做粒踏实接地气的沙,默默闪着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