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在悄悄改变着我的生活

各位亲爱的简友们有没有发现,你的手机已经沦陷在了简书里了?!

有没有发现你打开手机的第一件事就是点开简书?

是的,我就是这样做的。每天早上起来打开手机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简书,首先看看消息,有没有小红点,有了小红点先看看是些什么内容,是不是文章引起简友的共鸣给我留下评论,那就一一回复,还是,我在别的简友的文章里留下的评论得到作者的回复。这样的回复,一来二去,我们竟然在评论区聊了起来。素未谋面,却似相识多年,是故交、是知己。呵呵,我也是乐了!

碰到小红星点亮而且还有具体的数字如果再加上关注,这一天心情也要愉悦许多。喜欢和点赞、粉丝数量的上涨促使自己写作的信心又倍增,写作的热情再次击溃懒惰的思想,文思涌动,一段段优美的文字从指尖跳跃而出汇成一篇自我感觉不错的文章。

哦,还有赞赏,最少2块,3块5块、10块20块都有,是鼓励也有真正的觉得文章还行,心甘情愿掏腰包打赏的,鼓励者大多数是文章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亲朋好友的支持。不论是哪一种情况,对我而言,都是心存感激的。

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是投稿请求,所有投向专题的文章能通过,5次投稿机会一次也没有浪费,那是最理想的状态。往往事与愿违,有时候5次投稿,只有1次通过,心有些许戚戚也在所难免。看着一篇文章被一个个专题收录,尤其是被推首,心中也喜悦万分,赶紧发到朋友圈或是微信群求助攻。

处理完自己的内务,还得搞搞“外交”。要看看首页有什么好文学习学习,然后打开自己的简友圈,看看简友们都在看什么文章,他们自己又发表了什么文章,或点赞或交流、或评论,小小一方简书却有着一个大天地。

曾几何时,抱着手机的我们却是在微信的世界里畅游呢,牢骚、风景、美食、随想、随手拍、晒娃、秀恩爱、凡是有晒都应晒尽晒.....可是,慢慢地发现加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杂,想要说点什么、发点什么的时候反复斟酌,最终千言万语,千图万图只是在“退出此次编辑”下面轻轻地点了一下“退出”。

为了认识和维系某些关系,我们在朋友圈小心翼翼地窥伺,在留言区急不可耐地点赞,却不料,硬社交中带着明显意图的交流,只有互撩的闲情,没有珍视的心意,最终成了榨干最后一丝热情的元凶。

所以,微信朋友圈隐藏着社交规则,一不小心,当我们再次打开某些人的朋友圈时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一条直线,无限延伸在哪,看不到头也看不到尾;留点情面的,还可以看到三天的朋友圈。

朋友圈本意是想拉近的人们之间距离,让人不需要参与别人的生活而能体验着圈子里的人们的喜怒哀乐。这似乎是一件多么美妙和公平的事,但是,突然人们发现,朋友圈里也是不公平的,有的人一年365天天天霸着你的手机屏幕,而有的人却一直在窥视着你的生活动态,他自己却一动不动。这时候,后背似乎有股凉风袭来,“我是否被人当做笑话”、“哦呵呵,好像有些低幼”。

慢慢地,微信通讯功能成了常用。发个信息和家人视频通话、语音通话,逢年过节各大大小小的微信群里抢个红包,再发几个表情包。

话说微信的这一功能还是十分强大的,当年,微信刚刚推出时,电信、移动、网通三家通讯巨头正为市场份额争得你死我活,让他们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其实真正的、可怕的、强大的对手竟然是马化腾。

曾经在简书看到一个数据说是,简书现在拥有的用户已经上千万。作为后起之秀的简书势必有为、前途不可限量,而且还是大有可为。不断更新的版本,紧跟时代步伐,简友圈,简信也具备了社交功能。而且,在这样的圈子里,我们走到一起能交流的更或许是三观相似、相近的人。

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码字。

唉,自从沦陷在简书以后我的朋友圈已经好久没有更新了,将来,简书会不会取代微信,这还真是不好说,不是有句话叫做“万事皆有可能”吗。

但是,与其把时间浪费在低质量的社交上不如上简书码字,自得其乐,其乐无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