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文又接到了“骚扰电话”,电话那头急匆匆、兴奋地说:“真的不错,从各方面考虑都不错。”
小文无奈地说:“我不想这么做。”
那头又说:“你再好好想想,真的不错啊。”
小文说:“我不需要,真的不需要。”
那头似乎压根没听他说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你是怎么想的?”
小文说:“我真的不想回去,我觉得我现在这样挺好的。”
“好什么好!你想想你不回老家,外面压力那么大,买不起房,工作也不稳定,怎么找对象,怎么结婚!”
小文无奈,但不想大声辩驳。
“考上这个事业单位回来以后,对象也好找,以后结婚有了孩子我和你爸还能帮你带,多好。以咱家的条件,在这里还是不错的,可是到了外面就不行了,你还得重新奋斗。你回来你看到时候你想出去每年都可以旅游,都可以...”
“我不想回去,到时候过几年实在不行再回家考事业单位。”
“哎呀到时候就晚了,到时候你再找对象结婚生孩子?你说你现在一个人再外面,年龄也不小了,怎么结婚生呀!”电话一头的声音越来越大。
而小文的声音越来越小。
他从小就不太会拒绝父母,一般用沉默来表达自己的不愿意。可他知道,在回老家还是留在大城市这件事上,以往的沉默已经无济于事了。到最后的最后,必须要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展示自己的决心,去和父母沟通,才有可能解决这个矛盾。
电话那头还在苦口婆心地劝着小文,就像一个推销产品的骚扰电话,而他又没有办法把它挂断。不在父母身边,小文知道爸妈的孤独寂寞,让他们这样使劲说出来,宣泄一下,就当是在他们身边和他们沟通了,也算尽了一份孝道。
“哎小文,你在听吗?你到底怎么想的?”
“嗯,我还是想先留下来再说。”
“唉你这个孩子真是,就想不懂你到底怎么想的。回来多好了你说,什么都是现成的,一点压力没有,你说你......”
二
像有小文这样遭遇的年轻人在当下的中国随处可见。他们是九零后,二十多岁,正值青春年少,正在大学里风花雪月,或已进入社会混了两年。对未来很迷茫,也有一点小期许,他们不甘心平庸,却不知道当下应该做些什么。有些人云亦云,做着大多数人都在做的事,可也会在某个夜晚,午夜梦回,想起自己曾经的英雄梦想,竟然会热泪盈眶。
二十多年来,父母一直是挡在自己面前的铠甲,或是让自己依靠的支柱,可在回家还是留下这件事上,第一次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
虽然明白,这一天终会到来。也许会发生在其他事情上,也许会在很久以后,但当它来到自己面前时,仍会手足无措。因为你有着梦想,你想着外面不曾见过的世界,你渴望着恰逢其时的爱情。但很遗憾,父母想的和你不一样。
他们希望你安定,在认为合适的年纪结婚生子,在一座城市能和自己相依为命,想让你活得轻松一些,少点奔波辛苦。这是他们的梦想。很感谢父母把自己养大,送出去读书,但他们终究把你培养成了自己不认可的样子。
你想弄明白究其一生,为谁而活。在所有人面前你都可以骄傲地说,是我自己。可为什么仅仅是听到爸妈电话那头略显苍老的声音,又犹豫不定了呢?
但普通人也有英雄梦想,你不只是想想,努力奋斗和遗憾错过,你知道哪一个更痛苦。世界很大,你不想只在出生的地方,将就地了此一生。
本就在前路迷茫中没有必胜的信心,如今在身后又失去了父母的支持。这个时候,要问问内心深处的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是相信自己的感受和选择,还是听从父母的调遣?
三
小文在和他的妈妈通话中,他明显感受到了两代人人生观的不同。在父母那一代人眼中,二十多岁,结婚生子就是头等大事,是人生中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如果什么事情阻碍了结婚生孩子,那就必须让路。去大城市打拼,找到一个合适的人结婚会变得更难,所以就别去了。
可小文对生活的逻辑,或者说对自己人生的看法恰恰相反,自己的发展和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碰不到那么一个各方面都合适的人,那就干脆不结婚了。结婚这件事,已经不是在特定阶段必须完成的任务,甚至都不是人生必须的任务。最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很多人一想到婚姻首先想到的是甜蜜,却忽视了它的残酷。其实父母那一辈的婚姻有时候是很残酷的,只是他们习惯了,或他们认为生活本就如此。年轻的人们并非奢求婚姻和爱情多么完美,他们也知道很少有童话般的美好,而只是不想重蹈父母辈们的覆辙罢了。
与其在婚姻生活里孤独无援迷失自我,不如不要进这座围城,与其在柴米油盐里消磨掉所有的爱和意志,为什么还要拼了命地一定要结婚。就算它十分美好,可还没好到能让人放弃自己追求的理想和想要的生活。
年轻一代的人逐渐明白,婚姻的本质是通过彼此交易完成的一种合作,是社会的契约,但已经越来越不是个人的需要。找一个伴侣来实现风险均摊,不如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来得靠谱。更何况,在一座封闭的小城里,找一个合适的不难,但在我想要的世界里,刚好遇见你,却并不容易。
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回去,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愿意在婚姻大事上任由父母摆布。一旦回去了,等待他们的就是介绍相亲,再三催促下很快结婚,生孩子,孩子长大,上学......一眼望到头的生命,是父母们眼中的幸福,却是他们眼里的绝望。不想等老了后悔当初没有努力,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埋怨为什么没有努力。我们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我们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啊。
结婚生子不是目的,只是实现自我价值道路上的附属品。哪怕别人拼命要求你成为他们眼中的那种人,但最终,你还是要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样子。
梦想和婚姻,都不需要别人来插手。
四
可现实中有两个幽灵,让人们翱翔的梦想成为了折翼的天使。
第一个便是房价。我们都知道现在一线城市的房价高得离谱,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靠自己很难买一套房,首付都付不起。在最需要钱的年纪,却最缺乏挣钱的能力,这是一个痛苦的现实。
但另一个现实是大部分人到30岁之前都会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一方面我们买不起房子,另一方面却最终有了房子。怎么来的?只能是父母出钱帮我们买的。
都知道啃老是不光彩的,可在现实面前,几乎所有人都需要啃老才能快速解决住房问题时,那啃老也便没什么问题了。有时候会发现什么是事实,其实所有人都认为的事,就是事实。
现在的家庭往往是这样的,孩子是男孩,父母早早就做好了至少出一套房子首付的准备,已经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整个家庭把这个任务当成是最重要的事情来规划,所带来沉重的负担,也习惯了,这就是所有人都认为的现实。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父母出钱资助了你人生中最头疼最重要的一部分,那他们同样也就有了干预你接下来人生规划的权力。这同样很现实,子女与父母之间也存在着契约关系,不能一味地索取,也不存在一味地付出。
这个时候也许才第一次发现父母与子女间原来存在着利益关系,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单纯。大风起于青萍之末,现实里让我们感到刺痛的是夸张的房价,但在决定回家还是留下的问题上,这仍然是一个你想得到什么和你能放弃什么的问题。是像父母希望的那样生活,还是决心追求自己的生活。你梦想的硬度决定了你是否还有勇气迈出第一步。
这很痛苦。但在价值混乱的年代里仍然做一个有追求的人,本身就是痛苦的。
另一个幽灵,是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的问题是不言而喻的。在养老机制还不完善的今天,人们的养老基本上还是和古代中国没多大区别,就是养儿防老。而且,老人们需要的更多是陪伴,儿女们只有在他们身边才能陪伴啊,谁也不想自己的父母到老了失去了精神支持,房子大了,家却空了。他们的精神支持就是我们,有儿女在的房子才叫家啊。
可儿女就你一个。你走了,父母的世界就空了,怎么能忍心让含辛茹苦的父母孤独终老。想想他们每天除了看电视,跳跳广场舞,剩下的时间没有事可以做,就是等待着你的一个电话,一句问候,或者是一个你出现的身影啊。
父母是爱我们的,我们小时候那么多人爱你一个,长大了你要爱那么多人。你没有能力去爱人,可是没有办法,你要去爱你的父母。父母给于的爱越多,有的时候,我们承受这份爱的压力就越大。就像《奇葩说》有一期里马薇薇说的,我多想有一个特别懂事特别厉害的哥哥或姐姐,那样的话我就不用那么努力那么辛苦要成为父母的骄傲。或者我也多想有一个特别淘气特别不懂事的弟弟或妹妹就好了,那样父母就会忙着去骂他而不会忙着骂我了。
我们小时候要的是独享,长大了我们希望有人能分担。
独生子女,没有分担,只有坚强。
所以想清楚什么是你最想要的,然后放弃另一个不那么想要的。余生很短,一定要珍惜。
五
马上小文就要回家一趟,他已经做好了被询问、劝告的准备,同时也准备好了如何应对。他不会去对抗父母,把那当成是一场战役。他现在很平和,也很放松,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是内心的坚定让他外表看起来更柔软。
他还想要去很多地方,要读很多书,他所理解的生活本身就包括远方,既然如此,那生活,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