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传媒副总刘同调侃,‘我白天在光线打工,晚上为自己写作。’所以,多年之后再次见到他的文字,依然犀利中透着真诚。再次被吸引是他推荐2022书单,凝练又简单的话却句句和你的心跳共振。
还有那些厉害的人,吴晓波、罗胖、薛兆丰、都是高产作家。和朋友聊天,她唯一能获得内在满足和自信的事情,就是写作,所以我也要通过写作,梳理自己内在所思所想,记录成就和喜悦。
除夕和春晚
除夕夜看春晚是小时候固有的传统,是学生时代年后开学讨论的必修课。1998年是港台艺人风靡大陆的开端,我们热烈讨论并传唱好听的歌,聊有趣爆笑的段子。工作成家后依然保有这个习惯,彷佛和大年初一早上的饺子一样,成为心理层面的不可或缺,尽管它是一年不如一年。
已经不记得近三年有没有看春晚,今年格外有闲适的心情,家人打麻将,我在麻将声中看着春晚,手里剪口袋宇宙的节日素材。春晚主持人再没有一代倪萍、二代周涛、三代董卿、四代李思思的大气、才华和漂亮。有扎实基本功的明星几乎为零,节目也真心没有娱乐精神哪怕深度也成。分析原因就是自媒体太发达,什么样的精彩节目看不到?!所以,2024春晚就彻底弃掉了,年夜饭后的两三个小时,和家人妥妥聊聊天放轻松。
春节电影档
初一和弟弟、外甥、儿子看下午场《无名》,中午没有午休的缘故,加上上海话吴侬软语,片场竟然频频睡觉,儿子很是勤谨履行纪委职责:妈,你咋又睡着了呢?我让他小点声,周围可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呐……
程耳亲自剪辑了整部电影,单凭这个就值得花钱去看。他是一个导演,却不是一个编剧,好的电影一定要有人物内在的逻辑,在这点上,程导的人物冲突张力不足就露了怯。前半段镜头的视听语言非常流畅,和梁帝天衣无缝,音乐和画面的质感都很高级,一搏和梁帝的打戏观赏性极佳。看后和同样热爱电影的朋友聊得酣畅是文艺中年的乐趣。
赖以谋生的工作和学习
工作到年二十九才算是真正停下来,年前两周干了最重的活,测评+部分一对一沟通,整整5天满满当当,脑子都要烧坏了。但看到进步就是自己的成就感,和大朋友沟通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年三十到娘家,开启吃吃喝喝串亲戚模式,期间也一直每天学习,精进早已成为习惯融入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