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韬武略范仲淹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历史人物。他的人品学问、道德文章,他的文治武功、杰出思想,千百年来启示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他“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其“先忧后乐”的名言至今闪耀着迷人的熠熠光彩。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范仲淹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恒星。


范仲淹祖上显赫,先祖范履冰曾任唐朝宰相,父亲范墉乃北宋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范墉得子,即范仲淹。在范仲淹出生的第二年,父亲因病去世。


为了生存,母亲带着他改嫁。范仲淹随继父生母在洞庭湖畔接受了启蒙教育,留下“书台夜雨”的佳话;对于继父的“既加养育,复勤训导”,范仲淹始终心怀感激,在其显贵后仍念念不忘。


少年时的范仲淹聪颖豁达、胸怀大志。公元1011年,23岁的范仲淹告别母亲,只身赴北宋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书院求学。


应天府求学期间,范仲淹只得借宿于荒郊野寺,至划粥断齑。面对艰苦的生活,范仲淹在这三年时间里夜以继日、勤学不辍,不仅泛通儒家经典,而且自觉地磨炼了意志。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27岁,参加考试,一举高中,成功及第。在首都东京见到了皇帝,接着迎娶了副宰相李昌龄的侄女为妻,数年后,李氏为他生下了范纯仁。

范仲淹初仕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侍养。他治狱廉平,清正自守,常与知军大异其趣而挺然不从。他刚正不阿,卓然而立的操守已始见于履仕之初。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调官监西溪盐仓,到任后,他见海堤年久失修,便提议修捍海堰,在同僚的支持下。历时三年,这条横跨通、泰、楚三州,长达150里的捍海堰工程终于完成。人们为了纪念范仲淹,将这条捍海堤称为“范公堤”。期间,他结识了滕子京和青年才俊富弼。


公元1025年,36岁的范仲淹给朝廷写了《奏上时务书》,揭露朝廷恩荫泛滥的现状。上书的同时,范仲淹还向朝廷重臣自荐,希望自己更加一展政治抱负。


次年八月,范仲淹母亲去世,于是范仲淹赶回应天府奔丧,年届不惑的范仲淹结识了生命中的伯乐——晏殊,晏殊当时担任应天府知府,他特邀范仲淹担任应天府学主管。范仲淹勤勉督学、以身示教,改革教育内容、创导时事政论,使书院学风涣然一新,名声大振。


公元1028年,39岁的范仲淹痛感当时的时政弊端,提出了他改革的新主张,大胆向宋仁宗敬献《上执政书》。建议朝廷改革史治、裁汰冗员、安抚将帅,得到宰相王曾和晏殊的赞赏并向宋仁宗极力举荐,宋仁宗便破格召范仲淹回京任秘阁校理,跻身馆职清流,开始了他的立朝生涯。


天圣七年(1029年),范仲淹上疏奏请章献太后还政仁宗。上疏未果,范仲淹自请外放为河中府(今山西永济)通判,就此,范仲淹远离了大宋帝国的权力中心。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明道二年(1033年),垂帘听政的刘太后撒手西归,24岁的宋仁宗得以亲政,朝政一新。刚正的范仲淹给年轻的仁宗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仁宗便下诏令45岁的范仲淹回京任职,直接破格提任为右司谏。


然而,在京城还没待多久,江淮等地闹蝗旱。范仲淹主动请缨前往灾区视察,所到之处,开仓赈济。 后来,发生了闹得沸沸扬扬的郭皇后被废事件。范仲淹力谏劝阻,仁宗拒不采纳。


景祐元年(1034年),范仲淹出守睦州。在春意绵绵、风景如画的新安江畔,身心疲惫的范仲淹,凭吊严子陵钓台,主持重修了严光祠堂。再放桐庐时郡小政闲,公务之余,范仲淹与幕僚一起登临游赏,交相唱酬,尽享山水之乐。就在范仲淹陶醉在江城的诗情画意之时,同年八月,一道诏令将他调知乡郡苏州。正值苏州水灾,范仲淹提出了疏浚五河,引太湖之水入东海的治水方略,成为苏州地区北宋迄今屡见成效的一种治水方略。


景祐二年(1035年)三月,因治水有功,范仲淹被擢为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跻身侍从,有了更多参预时政的机遇。八月,范仲淹判国子监,言事愈切。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耿介正直,容不得吕夷简擅权营私,他向仁宗进献了《百官图》,《百官图》的矛头直指宰相吕夷简,批评之尖锐,引得吕夷简以“越职言事、勾结朋党、离间君臣”回怼。范仲淹亦连上四章,章章驳斥吕之阴险狡诈,此举迫使仁宗诏令范仲淹黜知饶州。


当时范仲淹以其刚正不阿的人格魅力已在士林享有重望。欧阳修、余靖、尹洙、蔡襄等人上疏论救,但都相继被贬外,这场风波史称“景祐党争”。范仲淹被贬离京之时,百官惧吕相淫威,唯有独龙图阁直学士李紘、集贤校理王质出郊饯行。好友梅尧臣为此作《灵乌赋》安慰他,劝他吸取教训。范仲淹大为感动,范仲淹回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于是,范仲淹风萧萧地只身赴饶州就任,后又被贬润州(今镇江),再被贬越州(今绍兴),屡遭贬黜的范仲淹,虽鬓白如丝,犹素心未改。他所任官职颇多,却每能克忠职守,时有“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赞誉。



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人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次年,西夏战事骤起,宋军大败于三川口,大宋朝野震惊。


康定元年(1040年),年逾五十的范仲淹众望所归,被召回京师,先以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旋擢刑部员外郎、陕西都转运使,又迁龙图阁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与主帅夏竦一道阻挡西夏的入侵。上任后,范仲淹主要是整顿军队,修改制度,训练士兵,修筑军事工事和要塞,节省边境财政支出等措施。


庆历二年(1042年),李元昊兵分两路,大举攻宋。定川寨之战获胜后,挥师南下,进逼潘原。十月,范仲淹率军从邠州、泾州出发弛援,击退西夏军队,撤出边塞。至李元昊向北宋称臣,西夏军队无一敢犯范仲淹所辖地区。


戍边期间,范仲淹为表达他激昂的军旅情怀,写下了有名的《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为表达了羁旅乡思之情,又写下了《苏幕遮.碧云天》: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庆历三年(1043年),大宋与西夏议和,宋仁宗召回范仲淹,授枢密副使。晏殊出任首相后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在宋仁宗的大力支持下,范仲淹认真总结从政思想,与欧阳修等人一起向皇帝呈上了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明确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十项改革措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


遗憾的是因仁宗皇帝的始从终弃,执政大臣的首鼠两端,守旧势力的顽强抵抗,祖宗家法的掣肘限制,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实施了不到一年就功败垂成。但是,这次政治改革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历史意义,这是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远大抱负的一次可贵实践,其功绩永垂史册。


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贬任陕西河东宣抚使巡边。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先知邠州,后改知邓州。无奈的范仲淹在邠州、邓州任上,度过了生命最快乐的岁月。他大兴教育,所设的花洲书院讲学蔚然成风。期间,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的邀请为重修岳阳楼写文,范仲淹触景生情,借景喻情,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先贤为榜样,饱含深情地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和思想。


公元1050年,61岁的范仲淹移守东南重镇杭州,逗留姑苏时,他创办范氏义庄。范氏义庄从1050年起运行,一直延展到民国时期,跨越了千年历史,有力地保障了范氏族人的赡养。由此,范仲淹开启了宋代慈善事业的一个新时代,对后人从事慈善事业,也有深远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足见范仲淹深广的智慧。


皇祐二年,两浙路爆发大饥荒,杭州灾情尤重。范仲淹用纵民出游竞渡,倡导公私兴工造作,独创以工代赈、募民兴利的救灾新模式。另外,他又抬高粮价,吸引粮商涌向杭城,导致粮价大幅回落以稳定人心。

皇祐三年,范仲淹移知青州,与富弼交政后,又逢河朔饥荒,他成功地运用这种以工代赈之策,一举三得,既平抑粮价,又帮助青州百姓渡过青黄不接的艰难时光。


皇祐四年(1052年),饱经风霜的范仲淹忧劳成疾,自请就近知颍州,在去往颍州之时,途径徐州,范仲淹与世长辞,终年64岁。一颗陨星落地,震动朝野,宋仁宗亲书“褒贤之碑”以缅,追赠他为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文正乃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至高荣誉)。西夏甘州、凉州等地的少数民族聚众致哀,连日斋戒,凡是他曾经任职的地方,百姓无不为他建祠,世代祭祀。


岁月一甲子,亦倏忽而逝。他不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即使在担任地方官时,也是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又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教育事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他以不凡而短促的人生,谱写了“先忧后乐”的时代乐章。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声名显赫、政绩卓著、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灿若繁星。然而能够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于一身,传教和办事二者兼备,且道德风范堪称一流,无可疵议者,却廖若星辰,其中当首推北宋范文正公。


现代社会到处充斥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人们被名利、权位、金钱占据了整颗心,甚至沉沦至此、不能自拔。虽然光阴更迭,时空变换,但是范仲淹的形象从未模糊,它将永远镌刻在宇宙之中,伟大清晰,光耀千古。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先忧后乐的思想,不仅是我们读书人敬仰的道德典范和精神领袖,而且激励着我们将为天下人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作为我们终生的奋斗目标。

作者:仓央容若,原名许志刚,甘肃古浪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咸阳文学院会员,校刊《晨曦》编委、业余画家。著有诗集《西北孤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921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635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393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36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33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8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4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94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671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0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9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24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2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8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1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08评论 2 35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17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