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是否真慈悲,看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近代高僧弘一法师在坐藤椅前,要将其轻轻摇动,再慢慢坐下,为让小虫先走避。寺里闹鼠害,毁坏衣物,啮咬佛像,弘一法师每天投食两次,人鼠渐能彼此相安。法师西逝前还特意叮嘱人们,焚化遗骸时勿害蚁命。

由法师这一言一行,可见放生护生,不止行于初一十五、佛菩萨圣诞日组织一批人集中放生,更是体现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行持当中,遇事对境之时是否内心真正慈悲众生,爱护一切生命。

弘一法师书法作品

比如:家里来了老鼠,厨房有了蚂蚁,您是讨厌他们,驱赶乃至伤害他们,还是与它们平等相处?

又比如:当您看到动物马上要被宰杀,您是无动于衷路过,还是想尽办法解救它们,这一切的细节无不透露了您内心是否真慈悲。

下面三则真实的小故事也许对您日常生活中的放生护生能有一些启发:

和谐相处的人鼠缘

我叫刘世敏,近70岁了,学佛多年,懂得生命平等,杀生造业的道理。

年家里不知啥时候住进了一窝老鼠,每天晚上都出来觅食。每天早上起来一看,面粉、大米、老鼠屎满地都是。

天天如此,时间一长家里人起了烦恼心,就总想除掉它们。

为了避免家里人伤害它们,我说服家人不要用老鼠药,而是买了老鼠粘,当天就把老鼠粘放到了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

第二天,一只老鼠被粘住了脚,我想放走它,可是没想到的是,当我把它放下来后,它却无法走路了,它们实在太可怜了。我对自己的愚痴和无知懊悔不已。

后来,我换了种方式,给它们念了皈依仪轨后,用面盆装了一些地瓜面粉放在角落里供它们吃。这些老鼠好像很有灵性似的,它们把面粉堆成个小山,每天在边上吃,再也不到面袋、米袋里吃了。从此,我的家人也接受了这些老鼠,和老鼠和谐相处了。

迫不及待的山鸡

朋友因车祸被拘留,今天到期释放。我开车接了他,并一起去看望他的父母。

当我们来到他父母家时,三、四辆车已经在此等候。大家各自把带来的礼物拿下车。

突然,有个人从后备箱里拎出来两只野山鸡,我的心一下子紧张起来,担心这两只山鸡今天中午要遭殃了!

怎么办?带山鸡的人我不认识,我贸然救它,怎么向他开口?这位不熟悉的朋友能不能答应?如果不救,眼睁睁地看着鲜活的生命被宰杀,它可是我往昔中的父母啊,于心何忍?!

我的心被山鸡牵动着,一直盘算着救下山鸡的办法。

一会儿,带来山鸡的那个人,把两只山鸡随手递给了朋友的母亲,老人转身便把山鸡提进了厨房。

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它们的生命危在旦夕,此时,我什么也不顾了,掏出钱来,三步并作两步,跑进厨房把钱塞到阿姨的手里,急切地说:“阿姨,这两只山鸡不能吃,您拿这点钱另买些补品吧!”

阿姨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我就把那两只山鸡提起来走出门,放到了我的后备箱里。这时,我一颗悬了很久的心,才像石头一样落了地。

开饭了,丰盛的宴席已经淡而无味。我匆匆吃了几口,便起身离开,开车奔向山野……

所有众生皆有灵性,它们跟人一样有欢乐、痛苦、安详、恐怖,这不,我找到一片树林,解开捆绑山鸡的绳子,两只山鸡便迫不及待地朝天空飞去……

我行我素的蚂蚁

我叫郝雅君,今天想跟大家讲一个我和蚂蚁之间发生的真实的故事。

我家住在二楼,按理说是不应该招蚂蚁的。可是有一天,儿子突然对我说家里有蚂蚁,并且爬上他的床咬了他。

我就挨个屋子查看,当我寻找到厨房的那一刻,脑袋“嗡”的一声就大了,整个身上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只见顺着厨房的墙砖缝隙,密密麻麻、浩浩荡荡的红蚂蚁大军长驱直入,我的整个后背都好像爬满了蚂蚁,一阵紧似一阵地麻痒。

这时,儿子想要买药杀死它们。我作为一个佛弟子,怎能允许儿子这样做呢?

于是,我和儿子商量道:“你给我一段时间,我有办法让它们离开。”儿子半信半疑地同意了我的要求。

看着密麻成排不断涌入的蚂蚁,我立马搬来小板凳坐下来,认真地对着墙上毫无半分停歇的蚂蚁队伍,试着和它们交流,我告诉它们佛法如何好,如何通过学佛离苦得乐不再做畜生异类,诚恳邀请它们和我一起学佛,争取脱离轮回苦海。

我跟蚂蚁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你们侵入我的家里并且已经骚扰我儿子了,如果你们不快点儿搬走,他有可能就会杀死你们,你们快点儿离开这里,回你们自己的家吧,否则就会没命了!”。絮絮叨叨说了半天,蚂蚁依旧我行我素。但我没有灰心,一直坚持为蚂蚁诵经回向,同时,我还和儿子商量,要好好注意卫生,把吃零食、吃饭掉的渣渣及时清理干净,就这样彼此相安无事地过了一段时间。

一天吃饭的时候,儿子忽然对我说:“好像家里没有蚂蚁了,好久没见它们的踪影了。”

蚂蚁就这样神奇地从家里消失了,我在欣喜的同时也暗暗祝福它们平安吉祥!

编后语:

众生皆有灵性,人与动物的聪慧程度虽异,对死亡的怖畏则一。放下一点微不足道的利益,施以众生慈悲方便,众生也会投桃报李,不来搅扰。

放下一点世间上的面子,随缘救渡于临砧近鼎之际,那回归山林的自在,实在值得。为善或为恶,因缘成熟时自食其果,因果可曾饶过谁,又曾亏过谁?

遇事多一份慈悲,少一分戾气,如果是您遇到类似情形,您会参考她们的做法吗?

撰稿:刘世敏/吴红霞/陈宥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慈悲——佛教讲上乘佛法曰慈,下渡众生曰悲。 具有慈悲心的人愿意帮助他人变得更好,同时让自己保持在学习的状态,学习是...
    许志华阅读 665评论 0 0
  • 文/子陌 弘一法师曾为不小心坐死一只蚂蚁而愧疚不已,出家人不杀生,但有时也会发生意外,少林寺的和尚杀了牧羊...
    子陌阅读 658评论 0 2
  • 生命是鲜活的,更是可贵的。 无论您是否是佛弟子,我们应该不杀生并尽量放生。放生功德偈云“人既爱其寿,生物爱其命”。...
    无忧亦无怖阅读 211评论 0 1
  • 人生是一场修行,诚实、善良、宽容、忍让……这些美德似乎有好一段时日被人抛弃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却像春天复苏般重现...
    天籁德音阅读 580评论 4 7
  • “慈悲对世人,为何独独伤我?” 当诚子在杭州虎跑寺的大门外,苦苦挽回无果,最后绝望地发出这一问,那个当时沉默的弘一...
    律笔阅读 1,374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