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溪畔

郑公的回忆录是我写过的第一本回忆录,郑公,名为郑xx,最初看到这个名字,就觉得尤为显眼。郑公是福建浦源人,原本住在风景秀丽的鲤鱼溪畔。只可惜我没有机会一睹当地的美景,也没有见过郑公其人,仅仅是从一段段录音、视频中,再凭借着零星的想象,他的音容笑貌就浮现于眼前。

写作这本回忆录时,正值国内新冠疫情的高峰期。趁着短暂解封的间隙,我匆匆赶回南京,本想能投入工作,不料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返宁人员必须居家观察。因此不能回公司上班,每日也只得就近活动。

偌大的城市仿佛就只剩下小区的一角,文明好像被强行按下暂停键,昔日人潮拥挤的街道,如今各店铺大门紧锁、人迹难寻,马路上就连外卖员也不见了身影。偶尔出门碰到个把路人,还来不及高兴,严实的口罩就带来难以言喻的疏远感,彼此也都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一丝凝重。

渐渐地,除了必要的购物,我也不再出门,成天窝在出租屋里,独自一人,从早到晚,有时和外界没有任何联系,心情也很压抑,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不久,总算恢复了在家工作,我那时也接下了郑公回忆录的写作任务。

但我还没有调整好颓丧的精神状态,再加上没有写回忆录的经验,于是连最简单的录音整理我也花了很长时间,明明浪费了很多时间,却总安慰自己,是在认真地打磨作品。在整理录音不久,我就逐渐被郑公的故事吸引住了。

想来明确目标,有张有序的生活才是对付抑郁最好的办法,我花了很久思考这个故事,它最为打动我的,就是郑公的家族——浦源郑氏身上那跨越数百年的坚持。当年郑氏先祖的一个美好愿景,竟然促成其后人在随后的八百年间,与这东洋溪的鲤鱼相依相伴,营造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动人图景。

我搜集了很多资料,即便如此,心里也明白与真实的历史仍然却之甚远。但经过长期的整理、思考,这个故事在我脑海中也越来越丰富、立体。我既看到浦源郑氏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终于建成了大船形状的宗祠,达成了祖先的夙愿,实现了精神的传承,又看到郑公父子在沧海横流中,尽显男儿本色。

首先故事发生在福建浦源,这里自古以来都算不上一个肥沃之地,农民们仅凭种地是难以立足的,但当地人却没有因为自然的限制就放弃了生活希望,相反在明朝时发展出很多其他行业,比如:炼铁、种茶。尽管山岭环绕、道路险阻,浦源一带的商贸却十分发达,农户也开始了务工的生活。

因此,与商贸相辅相成的,有一个格外流行的行当——挑夫,其实就是一群专门为往来的客商挑担子的人。在两三百年的时间里,郑氏的男人仅用一根扁担,凭着一身力气,就能养家糊口。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轻巧,像郑公的父亲这一代人,几乎用双脚走遍了岭南的崇山峻岭。他们身上的那种担当、坚韧让我为之感动,一瞬间竟有些轻看由疫情所造成的种种不便。

郑公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常引得我陷入深思。他是一个农村党员,也是郑氏族人。作为党员,他一生都老实本分,却忠于自己分内之事,正因几十年如一日的正派,才让他受人尊重,后来能以村书记的身份主持鲤鱼溪公园的建设。作为郑氏族人,他参与了祖祠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约是在刚梳理完故事脉络以后不久,我得到了郑公离世的消息,想到视频里那个气色不错的老人,难免有些唏嘘,写作也多了点沉重。由于无法了解更多关于老人的事迹了,我思路一转,在其中穿插郑公的儿子——郑xx先生(简:郑先生)的事迹,由此也能看到其中传承的意味。

浦源到了郑先生这一代,迎来了发展契机,本就敢于拼搏的浦源人并不甘心屈居于贫瘠的大山里,纷纷涌入大城市,他们也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帮。在改革开放的带动下,这一带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成功的商人。他们仍保留着浓厚的乡土情结,为本地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郑生也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郑先生或许是国内最早从事商业摄影的一批人,对于他后来的成功,一般人可能难以企及,但是他在创业时的艰辛和坚持却深深地激励了我,这才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和爱人在浦源镇上,那时他们经商最大的敌人不是别的,就是当时落后的思想观念,可思想超前的郑生竟提前准备了高档的摄影设备。

在入不敷出,一家三口的生活难以为继的情况下,郑生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连结发的妻子都对未来充满了担忧和恐惧,可他却一个人扛住了所有的责任,想尽各种办法为自己的照相馆招来生意。一年、两年、三年无果,第四年仍是看不见希望,第五年他们终于熬过了漫长的寒冬,等来了春天。

五年虽短,但对于那会拖家带口的郑先生来说,无疑是场豪赌。每次想到其中的艰难,就觉得笔墨无法表达我的敬意和感动。任何人的成功都难以复制,但成功者的身上却总有着相同的精神品质,让常人知道天道酬勤,此言非虚。

我不禁会想什么让郑先生走过那五年呢?要知道芸芸众生,无数人会倒在了那头一年、两年,沦为平庸。或许因为郑先生是个具有方向感的人,从一开始就确立了摄影终将会成为时代的主流,所以哪怕当时的社会再如何排斥,也抵挡不了这个趋势。因此,他所要做的,就是尽己所能,等候春天的到来。

        人生是一场长跑,不在乎跑得多快,只在乎跑得足够久,不在乎有多少条路可以选择,只在乎我们最终只会走在一条路上,那条路绝不会是捷径,这也需要我们有拒绝其他岔路的远见和毅力。其实这世界从来没有人因为错过某个机会招致满盘皆输,即便人输了一时,也不至于失去所有机会,而很多人彻彻底底地失败,恰恰是因为错把陷阱当成了有利可图的机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国人素以能吃敢吃善吃闻名,说是“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跑的除了汽车,水里游的除了轮船”,什么都吃。每逢国...
    booky3961阅读 5,506评论 0 3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32评论 28 53
  • 人工智能是什么?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吗?以后人工智能技术真的能达到电影里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吗...
    ZLLZ阅读 9,392评论 0 5
  • 首先介绍下自己的背景: 我11年左右入市到现在,也差不多有4年时间,看过一些关于股票投资的书籍,对于巴菲特等股神的...
    瞎投资阅读 11,053评论 3 8
  • ![Flask](data:image/png;base64,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W...
    极客学院Wiki阅读 12,152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