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智伯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晋国最后分成三家——魏韩赵。才与德是不同的,而世俗之人往往把二者分辨不清,把二者一概而论,认为是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
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刚强、坚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德才皆备的人才才能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的人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的人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的人称之为“小人”。
选取人才的方法,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选择小人,不如选择愚人。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君子持有才干是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是用来作恶的。而凭借才干作恶的人,无恶不作了。
愚人即使想作恶,因为智慧不济,能力不胜任,就像小狗仆人,人还能制服它。而小人却有足够的阴谋诡计来发挥邪恶,又有足够的能力来施暴,智慧对他来说就如给恶虎添了翅膀,危害之大可想而知。
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能的人让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幸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了考察他的品德。
自古至今,国家的乱臣奸佞,家族的败家浪子,因为才能有余而德行不足,导致家国覆亡的多了,又岂只智伯一人呢!所以,治国治家的人如果能审察才与德两种不同的标准,知道选择的先后顺序,又何患失去人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