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前一篇文章“不走常人走过的路”里,讲到给做科研的朋友提建议:不要只盯着电脑写论文,偶尔把眼睛从论文上挪开,观察论文外的世界,寻找和自己论文研究的交叉点,走常人不走的路,才更容易比别人达到目的地。
但是,即便是在互联网,社交平台如此发展的今天还是鲜有人持续认真地,每天花半小时更新自己的主页,和关注的业界同仁沟通。他们的论文只在极小范围发表,然后被遗忘在角落。
在国外论坛发表了我的建议后,很多人表示很赞成,也有网友说:哪有那么容易做的;人的精力有限。
其实,不仅仅是科研人员,任何行业,任何职业只要在自己职业规范许可范围内,都应该积极宣传自己的专业,传播自己的思想。当然,这需要一些调查研究和耐心等待。
别人不认可我的看法,我不能强制他们去改变,我在和我老公每天走路的时候,就灌输我的想法,他也并不十分起劲,直到出了一件世界新闻。
事件出来后,各大媒体都刊登文章,不同专家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解读。一个星期后,新闻还在发酵。我问他你有什么想法?他说有啊,我现在研究的这个课题就是关于这个课题的。
那还等什么???写!
他的大学有专门的媒体部,就是宣传部。这帮人的任务就是帮助学校科研人员建立广泛的社交关系,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其实,就是发发Twitter,Facebook,也没有什么人读,自然也没有人转。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份工作,不是自己的账号,自然不会动脑筋。
他们和英国的媒体有一些关系,这是及其优越的条件,学校老师,科研人员不用自己出推广费,只要写几百个字的草稿,让宣传部的同事帮忙找网站推广就行。但是,这个部门的人说:很少有人来找他们做宣传。
搞学术的人觉得浪费时间。
盯着他马上写了100多字的草稿提纲,发给宣传部,宣传部的同事立即就把他的草稿发给 了 "Conversation " 网站的编辑,这个网站是澳洲一个著名的科技网站,几年的时间发展迅速,在英国等国也有分站,每月浏览量千万。网站编辑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角度,你快写800字,我来修改,马上刊登。
两个小时之内,文章登在了网站头版头条。编辑打来电话说,这篇文章着眼点很好,会飞很远,做好准备。果不其然,网站在全球的几个姊妹网站也做了转载,短短几天阅读人数达到200,000次。他的个人主页浏览量,其他发表文章的搜索也直线上升。
第二天,收到美国 “Motherboard“ 的邮件,表示转载并在首页刊登了他的文章,但是做了改动(这种级别的网站都不征求你的意见就自行改动,最后知会你一声)。Conversation的编辑说:只要登上了Motherboard,我们就只有仰望你了。
很快BBC,华盛顿邮报注意到了这篇迅速传播的文章,联系了学校宣传部,希望能约个时间采访他。。。。。。
澳洲ABC电视台问是否有空参加圆桌会议。。。。。(由于有点不太自信,加上不知道这个圆桌会议的分量,博导婉言谢绝了电视台的邀请,直到在油管上看到科技红人,曼城教授Brian Cox 在圆桌会议上和首相,顶级科学家辩论,才知道ABC圆桌会议是何等级别的节目,悔不当初!)
他花在写这篇800字的文章,更新twitter,个人主页,和采访上的时间跟花在写一篇学术论文的时间相比,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可是对他过往研究带来的宣传效果却是发表一篇论文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论文是一定要写的,还要认真写,研究也是要努力去做的,没有好的思想,研究成果和扎实的科研论文做基础,所有围绕一个科研工作者的推广都是浪费时间。
电视台,报刊媒体就像国内的微博大V,不会关注普通个体,它首先关注时事和热点,一旦有了热点,它的编辑会到各专业网站查看围绕热点发表的文章和观点,专业网站会发表各路专家从不同角度的分析和看法,电视台编辑就根据自家电台当天的新闻情况,搜索要找的对象。热评的,有争议的,角度新颖的文章,然后再找此行业的专家做背书。如果你是业界大牛,编辑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文章,也会直接找到你请你上电视发表看法,但是,你如果只是行业里的小虾米,也不会有人发现你。
科技界如此,其他行业也是如此。道理和方法其实很简单,看你是否是个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