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肇庆的一个打火机厂,厂规明文规定,禁止把一切火种带进厂里,为了解决男员工吸烟问题,老板在一个空旷的地方,设立了一个吸烟区,要吸烟的员工,必须到吸烟区里。
一天中午,有三个员工烟瘾来了,由于去吸烟区要走两分钟的时间,为图方便,他们环顾四周发现没有管理人员后,竟在一车间的门口处吸起烟来,顿时,炊烟飘然,很是痛快。
不料,这一幕,刚好被经过这里的老板看见了,那三个员工一看见老板,心里不由自主的慌张了起来,你看看我,我瞅瞅你,各自心里出现了这种念头:“这下可要挨骂和罚款了……”。
然而,出乎预料的是,老板看见他们这些举动后,居然脸带笑容的走到他们面前,随身把身上的雪茄分给他们,一边分一边说道:“兄弟们,别客气,抽一下这些雪茄如何,但是,你们在抽的时候,如果能去吸烟区那里抽就更好了”。
那三个员工顿时把头低了下去,显得很不好意思,更明白自己犯了错误,于是赶紧的把手中的烟弄灭了,自那以后,他们就再也没有犯这种错误,每次烟瘾来时,都主动的去吸烟区里解决。
要知道,这个老板自始至终,都没有直接的批评那三个员工,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方式,间接的进行批评教育,这种方式,不仅维护了员工们的尊严,更让员工们对老板产生了敬佩和尊敬,像这样的老板,员工们能不喜欢吗?
如果那老板不是用这种方式,而是用最直接的批评方式:“你们怎么可以在这里抽烟?你们把厂规当成什么了?你们知不知道这种行为是要罚款的?你们都是小孩子吗?把厂当成你们家了吗?……等等。
如果是这样不顾及员工感受来进行指责批评的话,相信那三个员工心里肯定会不服,并因此对老板产生厌恨以及报复,为了自身优越感,以后肯定还会在这里抽烟,以这种方式来对抗老板。
切记,当我们劝说别人不要去做某些事情时,尽量避免用直接批评的方式,因为那样会让别人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战,不仅不会屈服于你,有可能还会对你产生反抗。
我们正确的做法是,用委婉的方式告诉别人犯了错,这样不仅让别人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感,他们在欣然接受的同时还会感谢你。